词条 | 丹溪心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丹溪心法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述,明程充校订。五卷 (一作三卷)。震亨有 《格致余论》 已著录。程充字用光,自号复春居士,休宁(今属安徽) 人。是书系朱氏弟子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初刊于明景泰中后世医家对其内容有所增附。程氏为恢复原书之貌,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予以校订刊行。卷首载《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亢则害承乃制》、《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治病必求于本》等六篇医论。全书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等科病证一百种。末附明代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及《丹溪翁传》两篇。书中论证皆首引朱氏原论,继之为其门人戴元礼有关论述,并列常用治疗方剂。另有附录,对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论述,较为系统地反映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以及气、血、痰、郁的治疗经验,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有明成化十八年程充校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丹溪心法五卷。元朱震亨 (详见 《格致余论》)撰,明程充(生卒年不详)校订。程充,字用光,号复春居士,明成化间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实为朱震亨弟子戴原礼根据朱氏所述及其有关学术观点编辑而成。明成化中又经程充参考诸本删汰繁冗,增所遗缺,重校刊行。此书首卷为十二经见证及总论五篇,证分九十五门,末卷复有论五篇,全书共为百篇。内容以内科杂证为主,兼及外科、妇科、儿科诸证。此书系统地反映了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主张,是研究朱氏学说的一部重要资料。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程氏校刻本,医统正脉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