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铁路运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Tielu yunshu

由铁路、车站枢纽设备、机车车辆诸要素协调配合共同实现客、货位移的重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它在陆上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归功于它固有的和独特的能减少运行阻力的钢制轨道所带来的许多优势:❶牵引重量大。我国现在使用的蒸汽、内燃和电力三种机车的牵引重量,在4‰的坡道上分别为4 100吨、5 700吨和5 500吨。国外内燃机和电力机车最大牵引力为7 000—8 000吨。机车的牵引重量相当中型卡车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❷输送能力强。输送能力取决于机车、线路和管理状况。在单线半自动闭塞条件下,蒸汽、内燃和电力三种机车的年输送能力,在4‰的坡道上分别为1 600万吨、1 600万吨和2 200万吨。在复线自动闭塞铁路线上,年输送能力可达7 000—8 000万吨。
❸长途运输成本低。运输成本与运距、运量以及运输密度成反比。一般说来,铁路运输成本比河运、海运高一些,但比公路汽车和航空运输少得多。我国铁路运输成本分别为公路汽车的1/20和航空运输的1/128,在美国分别为1/7和1/8。
❹运输作业连续性强。钢制固定轨道能使它克服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保证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连续运输。铁路运输的短处是:❶投资大。在中等困难条件下,我国每公里铁路造价为150—200万元。
❷短途运输成本高。在100—400公里范围之内,铁路运输成本高于公路运输。显然,铁路运输最适合于大宗、笨重物资如煤炭、矿石、建材、粮食等中长距离运输,也适合于要求准时到达的大批量的旅客和日用工业品的长距离移动,铁路是19世纪中期以后才得到发展的,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筑路高潮。本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地位大大下降。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

见交通门类“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

以铁路作为运输线路,由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比较,其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安全程度高;与航空运输比较,其成本低,受气候影响和地理条件限制小,能连续运行并保证其准确性。适合于大宗货物长途运输和大量旅客运输。但铁路建设投资费用大,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多。铁路运输始于1825年,英国在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修建的运输煤炭和旅客的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营业性的公用铁路。紧接着欧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继兴修铁路。19世纪下半叶亚、非、南美和大洋洲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先后修建铁路。铁路运输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是英商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窄轨道的由上海经江湾至吴淞,长约14.51km的吴淞铁路,第二年因故拆毁,1897年清政府出资重建标准轨道的铁路,改名为淞沪铁路。至此中国加入了铁路运输行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铁路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而且铁路标准低、技术设备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规模修建铁路,现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铁路。铁路运输在中国交通运输业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03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国总货运周转量的32.02%以上,铁路客运周转量占全国总客运周转量的34.67%以上。

铁路运输

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58年12月,兰新铁路铺轨到达新疆境内的尾亚;1959年12月30日,铺轨到哈密。铁路所到之处,都开始办理临时客货运输。1962年12月9日,铺轨到乌鲁木齐。1963年1月15日,乌鲁木齐站正式开办国内客运;6月1日,正式开办国内货运。从此,新疆有了正规的铁路运输。80年代以后至2002年,随着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北疆铁路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以及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的先后通车和正式运营,使乌鲁木齐铁路局辖区内的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009.7千米(其中复线986.3千米)。先后开行了乌鲁木齐至北京、上海、郑州、成都、重庆、济南、汉口、玉门、库尔勒、阿克苏、喀什、阿拉山口以及库尔勒至连云港、奎屯至西安的国内旅客列车14对;还有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的国际列车和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的旅游购物直达列车各1对。直通货物列车18对,担负着95%以上进出疆物资的运输任务。2002年,铁路运输的各项指标分别达到:客运量949.8万人,旅客周转量106亿人千米;货运量4121.2万吨,货物周转量425.3亿吨千米;运输收入514188万元。北京车队和上海车队曾多次获全国铁路“红旗列车”称号;乌鲁木齐站曾多次获全国铁路“文明车站”称号。乌鲁木齐铁路局曾获铁道部颁发的劳动安全奖杯。

铁路运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