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银矿

广西重要的贵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居全国第3位。广西的银矿多与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共生,主要产于河池、南丹、贺县、岑溪、融安、博白、贵港等县市。1988年广西地质矿产部门又新发现银矿产地多处,老矿区远景也有发展和扩大。新找到的银矿主要分布在桂西的大明山—龙头山以及桂东等地区,有多处是独立银矿。

银矿

银矿资源概况 安徽银矿主要为伴生银,已发现银矿产地30多处,以银为主的矿床仅有1处。探明储量的产地22处,其中有中型银矿5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9位,华东第4位。银矿分布较广,皖北地区濉溪县,大别山区霍山、金寨,江淮地区的滁州、庐江,沿江地区的繁昌、铜陵、青阳、贵池、怀宁及皖南地区的宣城、绩溪、休宁、祁门等地、市均有发现。但以沿江地区最为丰富,保有储量占总量的58.74%。
银矿成因类型 安徽发现的银矿床主要有矽卡岩铜、铁、硫矿床,矽卡岩型钨钼矿床中伴生银矿,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铅锌矿床伴生银。其次还有热液型铜、硫、金矿床伴生银矿、风化残积铁帽金矿伴生银矿,以银为主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仅发现铜陵鸡冠石1处。矽卡岩型铜硫矿及铁铜伴生银是银的主要来源。探明产地13处,探明储量占全省总量83.55%,银呈自然银,银金矿、铜银铅铋矿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中,平均品位为每吨2.95—39.65克。矽卡岩型钨钼矿伴生银矿,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区,如绩溪际下、巧川等,平均品位为每吨24.18—27.75克。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铅锌矿床伴生银,银呈分散状态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中,平均品位每吨14.40—91.61克。风化残积铁帽型金银矿床主要分布于繁昌、铜陵、贵池等地,探明产地4处,探明储量占总量的8.37%,银平均品位为每吨400.85克。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仅铜陵鸡冠石银金矿1处,银呈分散状态赋存于铜、铅、锌的硫化矿床中,平均含量高达每吨990.3克。而其他热液型铜、铁、硫、金伴生银为每吨14.1—16.25克。
银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银矿主要是随主矿的开采,在选冶流程中回收,已开采利用14处,占用保有储量65.03%。可供开发规划利用产地尚有8处,探明储量占保有总量34.97%。除鸡冠石1处可单独开采外,其余银矿只能随主矿的开采,在选冶时综合回收。安徽银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在加强铜、金、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普查勘探的同时,银储量将会随着主矿储量的增加而增加。

银矿

银呈白色,是一种淡雅的金属。它除了用来制作货币和装饰以外,摄影、电镀、电气、电子、原子能、化工、餐具、美术工艺等工业生产都要用一定数量的银或银的合金。银占地壳总重量的1.0×10-5%,居第69位。人类已知自然界银的独立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金银矿、锑银矿、硫锑铜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角银矿、斜硫砷银矿等,但都不大常见。由于银性亲硫,故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矿物里。据统计,人类今天所用的银来自铅锌矿床的约45%,来自铜矿床的约18%,真正从独立银矿床获得的不过20%左右。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对有色金属矿床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探的同时,就开展了一定程度的伴生银矿地质工作,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储量,从6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加强了银矿的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迄今已获得重大突破。例如,河南桐柏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层控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江西贵溪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中找到了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鄂西、桂西北、浙东、安徽庐江、江苏苏州、山东半岛、河北西北部、吉林四平、四川西北部和西南部、滇南等地区也发现了独立的银矿床或银多金属矿床。现知全国银矿分布于23个省区,探明储量约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以河南省储量为丰,其次是广东、湖北、江西、广西、辽宁、甘肃、四川等省区。当今我国所用的银也同样有两大来源: 一是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银,另一类是独立银矿床中的银。

银矿

主要集中分布于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其分别占有新疆银矿总储量的51%和48%,各行政区占有银矿储量排位以阿勒泰地区居首,约占总储量的51.3%,其次是伊犁地区占34.4%,哈密地区占9.7%,吐鲁番地区占3.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占0.8%,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占0.5%。正式计算储量银矿床17处,其中储量规模大于1000吨的大型矿床2处,储量在200—1000吨的中型矿床3处,储量在20—200吨的小型矿床11处,储量在20吨以下,但有正式工程控制的矿点1处。总共控制储量4923.72吨。此外,尚有卡拉玛铜矿、卡兰古铅锌矿、坎岭铅锌矿和索尔库都克铜矿均伴生有丰富的银矿,初步估算约689吨。到2000年底已上储量平衡表银矿区5处,保有储量215吨。

银矿

湖南银矿资源较丰富,至1988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为2350.7吨,保有储量(金属量)2239.5吨,其中工业储量仅占全省保有储量的8.3%。保有储量在全国排名第7位。已知产地116处,并有探明一定储量的矿区47处,主要分布在湘南、湘中和湘东北。主要矿床类型为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和矽卡岩矿床。为有色金属伴生矿产,特别是铅锌矿中的伴生银,铅锌矿中银储量约占银储量的80%。主要银矿有: 江永县铜山岭铅锌矿区、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区、新邵县白云铺铅锌矿区、桃林铅锌矿区、玛瑙山铁锰多金属矿区、桂阳县大坊银铅锌矿区、道县后江桥矿区及衡东吊马垄铅锌矿区等。银品位大于100克/吨的有铜山岭矿区。

银矿

金属矿产资源之一。世界银的消费领域在3个方面,工业用途占39.9%,照相业占24.4%,首饰和银器占29.8%。2000年,世界银消费需求量为29433t。同年,银的矿山生产量为17721.6t,其中银矿山只占24.8%,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的副产品占75.2%。再生银生产量为5609t。供需缺口达6102t。银长期供不应求,靠民间和政府储备弥补。各国政府储备出售达2323t,其中中国抛售达1800t。私人分散投资投入达3167t。2001年,世界银探明储量为28万t,主要分布在:墨西哥(37000t)、加拿大(35000t)、美国(30000t)、澳大利亚(33000t)、秘鲁(25000t)、中国(22987t)等国。现有银探明储量只能保证矿山生产16年。按储量基础43万t计算,也只能满足24年的需求。近年来,世界银矿有不少新发现:塔吉克斯坦的大卡尼曼苏银矿,储量达5万多t,是世界最大的银矿;红海多金属软泥,伴生的银储量达4.5万t;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克泰佩银矿,银品位高达4509.5g/t,银储量10412t;中国兰坪白秧坪银矿,储量达7000t。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