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雀山汉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银雀山汉简

西汉。竹质。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号西汉墓出土。距今约2100年左右。出土的竹简有4972枚。内容多为兵书,其中除有久佚的《孙膑兵法》外,还有《孙子》、《尉缭子》、《六韬》、《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等。汉简书法的古隶是从早期古隶发展而来的,较之秦隶更进一步地用笔画符号破坏象形字的结构,篆意更少了。以《孙膑兵法》为例,此简文字是篆书转变为隶书过渡时期的书体,保留了一些篆书的结构特征、写法。因为隶趋疾速,故有此笔画顺势一拖,形成了略长的粗重的撇、捺脚,又因为竹简狭窄的限制,笔画不能左右相背而向下延伸,字形大都横扁取势,使汉初简书形成了似篆非篆,似隶非隶,无波而有磔笔的书体。通篇观之,字形大小不一,布置疏密得当,稳重含蓄。整个章法错落有致,与用笔率意、结体疏密敛纵相呼应,产生了气韵生动的整体效果。此简行笔顿挫有力,笔画粗细相间,不少字都有一笔夸张的重笔,前后连贯起来,很有节秦感,整体给人一种质朴淳厚而又活泼多姿的审美享受。这种笔画通过为数众多的书手们的书写实践,不断的进行加工和美化,使之成为隶书一种特有的装饰性笔画。

银雀山汉简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1972年山东省博物馆等发掘。1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晏子春秋》和《墨子》等大批先秦著作。2号墓出土《汉元光元年历谱》简32枚。这批竹简特别是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的发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先秦历史和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对古文字学、历法和古书校勘等也有参考价值。

银雀山汉简

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2号汉墓。1972年发掘。共有完整简和残简4942简,另有几千竹简残片。竹简有3种长度:69cm(约合汉尺3尺)的,32简;27.6cm(约合汉尺1.2尺)的,约5000简,每简约写35个汉字;18cm(约合汉尺8寸)的,10简。竹简内容有2类:❶流传于世的,有《孙子兵法》足本13篇(含佚篇4篇);《尉缭子》5篇;《六韬》14组;《晏子》16章。
❷失传的,有《孙膑兵法》16篇,证实孙武、孙膑各有兵法传世;《守法守令十三篇》10篇;《地典》篇;《唐勒》篇;《十官》、《五议》等论政论兵文章40篇;《曹氏阴阳》等阴阳、时令、占候书10余篇;杂书《相狗》、《作酱》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