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2.产品结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产品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均较差,人们以食用粗粮为主,但优质粗粮较多,大豆也较多,以补充蛋白质营养。1957年冬小麦占粮食总产的20%,人均占有44千克,粗粮占60%,大豆占8.6%,人均19.3千克。
1958年大种 “高产作物”——甘薯,当年薯类种植面积达到138.36万公顷,比1957年增长1.9倍,而小麦和大豆分别下降到16.5%和4.9%。
60年代后期,杂交高粱面积逐年扩大,1973—1976年发展到80万公顷以上,其中1974年达到122.73万公顷,相当于1957年的2.4倍; 而大豆面积下降到24.8万公顷 (历史最低为1976年的21.71万公顷),仅占粮食总产的1.8%,人均占有5.9千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80年代以来,逐年减少劣质粗粮面积和产量,相应增加了大豆面积和产量,稳定小麦面积,大力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产。1990年小麦总产达到926.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0.7%,比1957年增长4.7倍,人均产量达到150.4千克,加上水稻人均占有15.3千克,人均细粮产量达到165.7千克,基本实现了全省居民全年吃细粮。1996年,冬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8%,人均占有量175.7千克,加上水稻,人均占有细粮190千克,细粮有了一些剩余。大豆1994年达57.59万公顷,总产98.7万吨,人均占有15.4千克,1996年47.33万公顷,总产73.6万吨,占粮食总产的2.6%,人均占有11.4千克。


2.产品结构

和产业结构相似,辽宁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属于重型工业产品结构。1996年全省企业机械、冶金、矿建行业的产品销售占全省乡镇企业工业产品总销售额的51.8%。乡镇企业生产的三类建材和中小农具产品已占全省全口径的80%以上,乡镇企业生产的铁矿石、原煤、镁砂、服装等产品已占全省产量的50%以上。从全省乡镇企业的产品档次看,多数是大路货产品,原料型和初级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几年产品结构开始优化,高科技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初具规模。在工程塑料、彩色印刷、汽车电子、组合机床、系列铝型材、高档防盗门、冶金轴承、生物制药、高档耐火材料、高级服装、系列木制品、果汁、蛋粉、真空镀膜及海产加工制品等方面都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