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菲利普斯曲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物价或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于1958年提出而得名。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的研究认为,在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又进一步用这条曲线,来描述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替代关系。即,用失业率的提高可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或用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换取失业率的降低。以此作为政府选择经济政策的依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