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除草、松土的农具。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勾戟长鎩也。”王粲《从军诗·军戎》: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犁。”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用石锄。今新疆多处发现。木垒县四道沟出土的,大头圆形,小头平齐,中间有安木柄的圆孔。巴里坤花园乡采集的,长16.4、宽10.2、厚4.6厘米。上宽下窄,上部正中穿孔,孔径3.6厘米。疏附县库鲁克塔拉采集的,长24.9、宽一头6.8、另一头10.3、厚5.5厘米。上部正中穿孔,孔径4.5厘米。在西安半坡遗址也发掘出石锄。后代锄一般用铁,而且式样也多。杜甫《兵车行》: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说的当是铁锄。

067 锄

中国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就发明和使用了“石锄”,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使用铁锄。汉代刘熙的《释名·释器用》中说:“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可见,锄是中耕除草、助苗长的重要工具。《齐民要术》中总结了“唯小锄为良”、“苗出垄,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的经验。王祯《农书》中载有:“谷锄八遍饿杀狗”的谚语,说明多锄在农业增产上的重要作用。

锄hoe

横斫式锄地农具。大型的锄用于挖土,故《说文》释钁为“大锄也”。小型的锄用于松土锄草,属于中耕农具,故《释名·释用器》曰:“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说文》也说:“鉏(即锄),立薅所用也。”说明锄装有较长的柄,人可站着使用它来除草。现在一般是将用于深挖土地的大型的锄划为钁类,而将用于中耕的小锄称为锄。作为掘土工具的锄始于新石器时代,有石锄(见彩图)、鹿角锄和骨鹤嘴锄等(见图1、图2),延用至商周,出现铜锄(钁)。但都是用于掘土,属整地农具。春秋战国出现铁锄,除长条形铁钁外,还有凹口形锄和六角形铁锄(见图3、图4)。凹口形锄是在木锄刃部套一类似锸的金属刃,但其刃呈弧形,且两角外撇,与锸的刃不外撇有所区别,主要也是用于挖土。六角形铁锄则是专用于松土锄草的中耕农具,是战国时期新出现的农具。这种锄正面六角形,体宽而薄,锄草效率高,其两肩斜削,除草时不会碰伤庄稼,故适合于垄作法的要求,一直沿用到西汉。在河北、湖南的战国遗址和墓葬都有出土,河北兴隆县还出土了铁锄范,说明其使用范围广,数量也大。西汉还出土了“钩如鹅项”的铁薅锄。其刃平直,锄身近三角形,有一鹅项形锄钩可直接装柄,人站立使用时,锄刃可平贴地面,锄草轻快便捷,故一直沿用至今,只是锄身变为半月形而已。王祯《农书》称之为耰锄:“其刃如半月,比禾垄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袴,皆以铁为之,以受木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宋代还出现一种锄草工具叫耧锄,构造较复杂,是用畜力牵引的中耕农机具,虽也名锄,已属另一类农具。



图1 山东泰安出土鹿角锄



图2 新疆伊犁出土石锄



图3 湖南长沙出土战国铁锄



图4 河北武安出土战国六角形铁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