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错金银铜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错金银铜鼎西汉。炊器,礼器。通高16.5厘米,宽16.5厘米,最大腹径13.2厘米,流长3.8厘米。1979年河南省洛阳汉河南县城西北角出土。此铜鼎带盖有流,体为椭圆球形。鼎身敛口,圆鼓腹,圜底,矮圈足,并附对耳和马蹄形三足。流呈上平下圆的管状,斜上伸出。盖圆形,盖顶铸有对称鎏金蟾蜍一对,其间为钮,钮中衔一银质圆环。鼎通体错金银。鼎盖在鎏金蟾蜍处为一周以变形卷云纹为主体花纹的金银错环带。其下为一周由八朵四银瓣金芯花组成的花带。器盖和器身的口沿均为以三角纹和卷云纹为主体花纹的金银错环带。器腹错以上下两组花朵纹带,各由12、9朵四银瓣金芯花组成。此外,在盖钮顶面金错对角三角形几何图案;在耳、足、流部均以金银错出三角形纹和卷云纹为主体的花纹图案。此器纹饰,不仅纹饰各自对称,而且错金错银也都对称,使整个纹饰布局匀称和谐。给人以造型优美、精巧玲珑、纹饰华丽、光耀夺目的艺术感染力。 错金银铜鼎cuojinyin tonɡdinɡ秦铜器。1971年咸阳市红旗公社(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戚夫人冢附近出土。高13.7厘米,口径11.9厘米,子母口,带盖,盖稍隆起,三环钮,长方形耳外撇,马蹄形足。鼎全身饰云纹,腹部饰三角带纹,盖顶中部饰柿叶纹,所有纹饰系错金银。现藏咸阳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