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镜泊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70 镜泊湖黑龙江省湖泊。古称忽汗海。位于宁安县境内。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达6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50米,湖水最深达60米。是在断陷湖盆的基础上,经过熔岩流堰塞牡丹江河床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堰塞湖。北部湖水出口处形成宽40米,落差20米的吊水楼瀑布。风光秀丽,盛产鱼类,水力资源丰富。 090 镜泊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安县西南,为火山爆发堵塞牡丹江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湖身略呈S形,南北长45公里,最宽6公里,水域95平方公里。岛湾错落,水平如镜,青山环绕,风光秀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湖中著名八景:吊水楼瀑布、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砬子,为镜泊风光最佳处。吊水楼瀑布落差20余米,宽40米,如银河倒悬,蔚为壮观,建有瀑布发电站。西北方有“地下森林”及“地下熔岩洞”,颇富神秘色彩。 镜泊湖中国最大的堰塞湖。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系玄武岩流堵塞牡丹江上游河床而成。面积95平方公里。北侧出口处有吊水楼瀑布,落差约20米,宽40米,建有水电站。湖中盛产鱼类。为著名风景区。参见“旅游学”中的“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的丛山中。呈“乙”字形,面积95平方公里。山水相映,风光秀美。湖中八景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土山、老鹳山,为游览的最佳处。附近有火山口内生长出茂密丛林形成的“地下森林”奇观和镜泊电站壮丽景色。参见“地理”中的“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是我国最大的堰塞湖。呈狭长形,全长112公里,最宽6公里,窄处3公里。平均水源为40米,湖水清澈,两岸森林茂密,景色壮丽。湖北岸溢流出来的水流形成吊水楼瀑布,高达25米,宽43米,瀑布飞泻而下,奔腾咆哮,极为壮观。湖中有八景:大孤山、小孤山、老鹳砬子、白石砬子、珍珠门、瀑布、城墙砬子和道士山。湖中还盛产鲫鱼。 镜泊湖古称忽汗海、毕尔腾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上游宁安县境内,系火山熔岩壅塞牡丹江河床而形成的堰塞湖。长约45公里,宽约6公里,最深处达62米,湖面海拔350米,湖水出口形成落差20米,宽40米的吊水楼瀑布,景色壮观,是游览胜地。湖中盛产鱼类。 镜泊湖中国东北景点。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市南的群山环抱之中,距牡丹江市区97 km,唐代渤海时期(698~926)称忽汗海,明清时称毕尔腾湖,意为“平如镜面”,是约5000年前火山喷熔岩阻塞的牡丹江水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南北走向,狭长形,最窄处1km,最宽处6km,全长45 km,水域面积79.3 km2(一说95km2),湖水南浅北深,最深处62 m,平均水深40 m,总储水量16亿m3,由30多条大小河流呈向心式汇入湖中,湖面海拔350 m。湖中有镜泊八景。吊水楼瀑布,落差20~25m,宽达40m。附近有茂密的森林,树龄皆100年以上,高达40~50m。近年来又发现毛公山、琉璃世界、玄武幽谷、唐代渤海国边墙、抗日联军密营遗址等景观。由于火山喷发年代久远,火山口已覆盖着茂密的原始针阔混交林及红松林,因而被称为地下森林,附近山中有许多珍奇动物与特产,湖中盛产鲫鱼。镜泊湖已成为中国北方的著名旅游胜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