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问题小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91 问题小说

以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始于“五四”时期。这类小说是在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多反映妇女、家庭、婚姻、恋爱等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旨在揭露、批判社会罪恶,唤起人们的觉醒,表现了作家注重人生,关心社会现实的进步倾向。但其作品往往只能指出社会弊病之所在,却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和出路,因而使读者陷于茫然。代表作有胡适的《一个问题》、汪敬熙的《谁使为之》、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在当代亦有影响。

问题小说wenti xiaoshuo

现代文学现象,流行于“五四”时期,由于与当时广为讨论的各种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相呼应,同时受到外国文学中一系列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等进步倾向的影响,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人生派”作家群把探讨人生、指导人生看作是文学的主要责任,创作了一大批以家庭、妇女、婚恋、伦理、劳工等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创作“问题小说”的作家,大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较著名的有:叶绍钧、冰心、王统照、许地山、庐隐等人,此外,新潮社的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等也创作了一批问题小说。其中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汪敬熙的《谁使为之?》,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等,都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这些作家的创作使“问题小说”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流。尤其是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成就较为突出,其作品中充满哲理的人生思考和所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产生和流行,体现了广大作家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主要潮向。然而,“问题小说”既然是时代社会的产物,因而也必然受到时代和作者本人的局限,它往往只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重与思考,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后来,“问题小说”逐步演变为更为宽泛的文学概念,泛指那些凡是以揭示某种社会问题为主要创作意图的小说。如40年代以后,赵树理曾把自己带着实际问题创作的作品称为问题小说,新时期以来的某些回顾历史,引起人们反思的作品也被称为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已成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密切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创作形式和优良传统。

问题小说

新文学运动中提倡现实主义的一批作家写的、以探索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小说。其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庐隐等。

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周作人说: “问题小说,是近代平民文学的出产物。这种著作,照名目所表示,就是论及人生诸问题的小说。” (《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陈望道、沈雁冰等认为,问题小说是 “以劳工问题,子女问题以及伦理、宗教等等问题中或一问题为中心的小说。”(《问题小说》)初期问题小说中的部分作品专以 “美”和 “爱” 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大部分则提出问题而不提供答案。主要作品有胡适的 《一个问题》,汪敬熙的《谁使为之?》,罗家伦的 《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的 《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 《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