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义务劳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义务劳动

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不取报酬的劳动。学校德育的途径之一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思想,为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以及助人为乐的精神等都有重要作用。内容包括服务性和生产性劳动,如抢种抢收、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但学校和团队组织也要做好学生参加这种劳动的教育和组织工作。

义务劳动

又称社会公益劳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民自愿参加的无报酬劳动。直接服务于社会。义务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根据参加的人员不同而有所不同。老年人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不计报酬参加社会上的维持治安,义务办学,帮助孤寡人、残疾人、双职工照顾幼小子女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均属义务劳动之列。

义务劳动

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觉进行的无报酬劳动。1919年5月7日,俄国莫斯科一喀山铁路分局的共产党员首先发起了为保卫十月革命胜利果实而进行的星期六义务劳动,随即得到广大工人阶级的积极响应。列宁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因为“它向我们表明了工人阶级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列宁选集》第4卷,第13页)并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义务劳动显示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高度觉悟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应当积极提倡和组织。积极开展义务劳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但在组织义务劳动时必须贯彻自觉自愿的原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