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关三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50 阳关三叠

唐传歌曲。原歌据王维惜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曲。唐以后,词、曲渐有扩充,并出现多种唱法。如苏轼提到的就有三种。今存琴歌谱,有六种传本,其标题与词、曲结构多不相同;惟基本曲调大同小异,尚可辨其出于同源。其中,载于明代《新刊发明琴谱》、经清代加工收入《琴学入门》的一种,流传最广。因歌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又全曲叠唱三遍,故称《阳关三叠》。今人王震亚以此改编的合唱曲,颇具特色。是该曲在现代的一个新发展。

阳关三叠

唐代歌曲。现歌词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 “渭城” 和 “阳关”,故亦称 “渭城曲”或 “阳关曲”。其歌词多采用五、七言绝句或截取律诗四句,以反复咏唱的叠唱方法,尽情发挥诗中意趣。“阳关三叠”是三次叠唱之意。元代以前的乐谱无存。明代初年龚稽古所编《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收有此琴曲谱,为所见最早的谱本,但与唐代乐谱是否有关,无复考证。

阳关三叠

又名“阳关曲”。唐代古琴曲。所用歌词原是王维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有“阳关”,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故得名。全曲抒写别离之情,以简朴的艺术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景物的描绘,创造出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琴谱最早见于明初《浙音释字琴谱》。

《阳关三叠》

中国唐代歌曲。根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因诗中有“阳关”、“渭城”地名,故有2个别名:《阳关曲》、《渭城曲》。最早收于明初龚稽古所编《浙音释字琴谱》(1491)。现存琴谱30多个版本,6种类型。多采用清末张鹤所编《琴学入门》版本,全曲3段,3次叠唱,并加若干词句。

《阳关三叠》

唐代歌曲。歌词是唐诗人王维(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所作名篇《送元二使安西》 。抒发别离情绪,曾被用为当时伊州大曲中第三段乐曲的歌词,因诗中有 “阳关”和 “渭城”两个地名,因此又叫 《阳关曲》或《渭城曲》 。又因为当时演唱时曾将某些诗句重复三遍,所以又称《阳关三叠》 。宋代,曲谱失传。目前所见的《阳关三叠》是一首琴歌,其曲调缠绵,感情真挚深沉。诗人李商隐用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来形容此曲的表现魅力。现存 《阳关三叠》 的各种琴谱有33种版本,7种不同的曲体类型,歌辞已发展为包括长短句在内的多段作品。它在曲式结构上由大体上重复的 “三叠”加一个尾声而成。全曲以商调式为主,中间穿插羽调式。今人王震亚在50年代初编配《阳关三叠》 合唱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