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华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阳华岩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回山之下。唐诗人元结《阳华岩铭并序》说:“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南面峻秀,下有大岩。岩当阳端,故以阳华名之。”岩洞钟乳,结成石磬,敲之,声音清越。洞前一泓清泉,婉曲而流。元结赞叹道:“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佳者未有也。”岩中颇多唐宋摩崖石刻,至今保存完好。唐永泰二年(766)五月十二日,江华县令瞿令问曾将元结《阳华岩铭并序》书刻于岩外。 阳华岩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竹元寨村,居回山山麓。据清道光《永州府志》载: “江华复岭重岗,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江华” 因唐时县城居阳华岩前东河南岸而得名。石灰岩溶洞。山势向阳,陡峭如劈。洞中有磐石盘,下有寒泉,冬暖夏凉,风景宜人。“阳华胜览” 为旧江华八景之一。唐永泰二年(766),道州刺史元结游览回山见一岩,即题《阳华岩铭有序》,以阳华名之。县令瞿令问精于篆籀,将 “铭” 以隶、篆、籀三种书体刻于摩壁上。自此以后,历代文人学士来访题咏甚多,洞因而闻名。岩洞峭壁上现存有唐、宋、明、清代石刻约40余处。书体有篆、行、草、楷等。年款有唐永泰二年(766)、南宋绍兴二十六年 (1156) 和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 等。“阳华岩石刻”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