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阳陵

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肖家村乡张家湾村。《三辅黄图》: “景帝阳陵,在长安城东北四十五里。按景帝五年作阳陵,起邑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 《太平寰宇记》: “阳陵城,故弋阳县,景帝改为阳陵县。”陵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边长170、顶边长50、封土高31米。其东北477米处有景帝王皇后陵,毕沅误以为安陵,故树“汉惠帝安陵”碑一通。

阳陵yangling

针灸穴名。见《中兽医针灸学》。牛又名后通膊穴,出《抱犊集》。马、牛位于股部,膝关节后部,胫骨外踝后上缘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股二头肌的肌前、中止腱的间隙内,有股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的分支分布。以火针或圆利针直刺3厘米,毫针直刺8~10厘米。主治掠草骨痛、脾胃虚弱、结症、后肢风湿、后肢麻木。

阳陵

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合葬之陵园。位于市东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北。帝陵在西,后陵在东,相距400米。陵冢均呈四棱台体复斗形。1990年5月,陵园内发现一组大型葬俑坑和陪葬墓。经初步探测,俑坑呈南北向长条状,占地9.6万平方米。其间分布有14排24坑。坑最长者41米,最短25米;宽多为4米,个别宽达10米;坑深7米。坑体总长度2600米。已发掘4个坑,内有陶俑300多个、木车两乘,以及铁器、农具、货币等数百件。陶俑高约62厘米,无臂,均为男性裸俑,除发、须、眉、眼深黑外,通体彩绘橙红色,比例匀称、准确,表情不一,显示出年龄与性格的不同。按其陶俑分布密度推算,全部出土后,陶俑可达十万个以上。其学术研究价值之高,观赏性之强,内涵之丰富,当可与秦兵马俑相比。

阳陵

亦称阳陵县,是汉景帝刘启的陵县。《史记·孝景本纪》记载:“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后九月,更以弋阳为阳陵,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百万。”弋阳是秦时旧县,景帝时改名阳陵。《史记》《汉书》注释阳陵去长安45里。《三辅黄图》记载阳陵在长安东北45里。今咸阳市东北约24公里张家湾西北即汉景帝阳陵和王皇后陵,西距长陵约6公里。据考古调查阳陵县城可能在阳陵东约3公里高陵县米家崖村附近,县城近泾渭之交,东为高陵县,西为长陵县,县境所辖面积有限。东汉时京兆尹樊陵于阳陵县东引泾水灌田。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撤销阳陵县建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