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阴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阴疮

指妇女阴户生疮,局部红、肿、热、痛,积结成块,或化脓腐烂,脓水淋漓,甚则溃疡如虫蚀的病证。亦名“阴蚀”、“阴茧”。多因感染邪毒,或湿热外袭,邪热与气血相搏,结于阴部,血败肉腐而成;亦有因体质虚弱,阳气不足,邪毒或痰湿凝结,或热毒阴疮日久,气血大虚,阳证转阴而成寒凝者。辨证论治:
❶热毒阴疮者,阴户一侧或双侧忽然肿胀疼痛,行动艰难,继则肿处高起,形如蚕茧,不易消退,约3—5天便欲成脓,并易向大阴唇内侧粘膜处溃破,溃后脓多臭秽而稠,一般约经5—7天即可收口而愈。亦有经常反复出脓而形成窦道者。会出现恶寒发热,口干纳少,大便秘结,小便涩滞,舌苔黄腻,脉沉而滑数。以五味消毒饮(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紫背天葵)加乳香、没药、赤芍、丹皮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❷寒凝阴疮者,阴部肿块坚硬皮色不变,不甚肿痛,经久不消,或日久溃烂,搔痒出血,脓水淋沥,疮久不敛。伴有神疲体倦,纳谷不香,心悸烦躁,舌质淡嫩,苔薄黄腻,脉细软无力。以托里消毒散(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当归、白芍、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益气养血,托毒外出。针灸治疗:以中极、蠡沟、三阴交为主穴。脓血淋漓或痛或痒者加八髎;肿胀坠痛者加气冲、气海。针刺泻法。外治法:
❶麻黄汤洗方(麻黄、黄连、蛇床子、艾叶、乌梅)煎汤外洗。
❷外阴粉(青黛、滑石、冰片)研末搽于外阴溃疡部。调护:
❶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每日用温开水冲洗阴部。
❷阴疮日久不愈者,应做病理检查,及早发现恶变。
❸其余同阴痒。

阴疮

病名。又称“阴蚀”。指妇人阴户溃烂成疮,黄水淋漓,或溃疡如虫蚀。若迁延日久,疮面坚硬肿痛,臭水淋沥,形削不食,多属恶候。多因七情郁火,或湿热下注蕴毒生虫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杀虫为主。日久正气已虚,宜攻补兼施,益气养血,托毒外出。内外治配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