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义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义襕yìlán宋代教坊艺人所着的一种围腰。所用颜色有所规定,一般制为两片,左右各一,使用时围于袍衫之外,别以腰带系束。亦泛指饰有义襕的服装。金代用于仪卫。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教坊乐部,列于山楼下彩棚中,皆裹长脚幞头,随逐部服紫绯绿三色宽衫,黄义襕,镀金凹面腰带……两旁对列杖鼓二百面,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背系紫宽衫,黄窄袖,结带,黄义襕。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宽衫义襕镀金带。”灌圃耐得翁《都域纪胜·瓦舍众伎》:“其诸部分紫、绯、绿三等宽衫,两下各垂黄义襕。”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御侍顶龙儿特髻衣檐,小殿直皂软巾裹头,紫义襕窄衫,金束带。”金代则用作仪卫之服。《金史·仪卫志》:“撁拢官五十人,首领紫罗袄,素幞头……余人紫罗四䙆绣芙蓉袄、两边黄绢义襕,并用金镀银束带,幞头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