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富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阿富汗Afuhan位于西亚东部,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1767万,主要有阿富汗族(普什图族)、塔吉克族等。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阿富汗Afghanistan西亚内陆国家。位于伊朗高原东北部,与苏联、中国、巴基斯坦、伊朗毗邻。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人口1558万,普什图族占40%。居民多信伊斯兰教。首都喀布尔。平原占20%,余为山地、高原。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天然气储量较丰富。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干、鲜果品和紫羔羊皮世界闻名。 阿富汗全称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位于中亚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北接苏联,西邻伊朗,南部和东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北部与中国接壤。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境内多山,最大山脉为兴都库什山,自东北斜贯西南。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西南部为雷吉斯坦沙漠。平均海拔900——1,200米。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里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哈里鲁德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分明,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人口1,464万 (1985年),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此外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努里斯坦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为官方语言。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以上属逊尼派,其余是什叶派。首都喀布尔。 阿富汗亚洲中西部内陆国家。1919年8月19日独立。1973年成立阿富汗共和国。1992年4月称阿富汗伊斯兰国。2001年12月称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北部。其东北部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652300km2,人口2150万(1995)。首都喀布尔。1955年1月20日与中国建交。多山高原国家,海拔高度1200m以上。东北端是“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由此延伸而出,高达4000~6000m,山间有大冰川。与巴基斯坦的界峰诺夏克峰高达7485m。国土北部为平原和肥沃的山麓丘陵区;南部为高原沙漠区;以上两大地区之间是高山深谷区。属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山地寒冷,夏季平原酷热,南部气温可达49℃,而在海拔2500~4000m地区,7月平均气温则在10℃左右。年降水量280mm,东南山地雨量较多,可达400~800mm。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1~1992年度,阿国内生产总值为1247亿阿尼(阿货币)。其中农业占45.5%,矿业占13.6%,贸易占8.4%,建筑业占4.5%,运输业占2.7%,服务业占16.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0美元(1993年2月)。1998年2月自由汇率:1美元=30100阿富汗尼,简称阿尼。工业主要有地毯、纺织、皮革等,手工业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国内无铁路和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空运。公路全长1.8万km,其中硬质路面约为2800km。70%的公路被战争破坏。有2家航空公司。文盲约占总人口的68%,妇女识字率为10%。1988年有中小学1244所,学生91.7万人。1989年全国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大学生4万人。阿富汗2005年7月人口2993万。独立日8月19日。2003/2004年度国内生产总值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20%,通货膨胀率10.5%。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