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兰巴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兰巴托Ulan Bator原名“库伦”,1924年改今名。蒙古首都和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位于北部肯特山南端。人口50万(1986年)。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2,农畜产品加工占重要地位。 乌兰巴托蒙古首都。原名“库仑”,1924年改称乌兰巴托。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位于北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畔。海拔1351米。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2℃,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23.2℃,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7.1℃,属于大陆性高寒气候。人口50.02万 (1986年),约占全国人口的25%。1639年建城后,逐渐发展成宗教、商业、行政中心。集中全国工业生产的半数以上,以肉、乳加工为主,还有建筑材料、木材加工和电力等。附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乌兰巴托是交通枢纽,有铁路、航空线同中国、苏联相通。设有国立大学、国立师范学院和农牧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市内唯一的喇嘛寺院是游览胜地。 乌兰巴托蒙古共和国首都。原名“库伦”,1924年改今名。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北畔,海拔1351m。地处47°55′N,106°53′E。面积2000km2,人口87万(2004初)。大陆性气候,冬季长且寒冷,冬季最冷可达-40℃,夏季凉爽,最热月平均气温17.1℃。始建于163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全国宗教、经济和行政中心。全市有工业企业200余家,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左右。全国有8所高等院校,7所设于本市。交通枢纽。有公路、铁路和航空通全国和世界各地。市内唯一的喇嘛寺院是游览胜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