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乌头common monkshood

Aconitumcarmichaeli,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倒圆锥形,2~3个连生。茎直立,少分枝,高70~150cm。叶互生,掌状五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近羽状分裂,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总状花序顶生,狭长,蓝紫色,花瓣2,具长爪。花期9~10月。蓇葖果,种子具膜质翅。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北达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多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耐寒,喜阳光充足而凉爽湿润的环境,在高温与干燥条件下生长不良。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以秋季为宜,春播当年不易发芽。分株繁殖也在秋季进行,每3~5年分栽一次。乌头因茎干较脆弱,后期生长过高,易倒伏,应行摘心,并设支架。花形奇特别致,花色明亮,宜作花境或灌丛间自然配植,也可用作切花。块根入药,含亚科尼丁(aconitin),有剧毒,应慎用。


同属植物约370种,中国约有160种(另有资料计同属约100种,中国有7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❶黄花乌头(A. coreanum),块根倒卵球形,茎高30~100cm,疏生卷曲短柔毛。叶密集,宽菱状卵形,3全裂,裂片细,条状。总状花序着花2~7朵。萼片淡黄色,花期8~9月。分布于河北北部和东北地区,生于海拔200~900m山地草坡或疏林中。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❷瓜叶乌头(A. hemsleyanum),茎缠绕,无毛,有分枝。叶五角形,3深裂,总状花序,着花2~12朵,萼片蓝紫色。分布于四川、江西、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生于海拔1300~2200m的山地灌丛或林中。
❸北乌头(A. kusnezoffii),块根圆锥形,茎高70~150cm。叶五角形,3全裂,总状花序有分枝,萼片紫蓝色,花期在夏季。分布于中国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❹舟形乌头(A. napellus),茎直立,高约100cm。叶具光泽,掌状5~7深裂。总状花序,萼片紫、红紫或白色,花期6~8月。原产欧洲。
❺华北乌头(A.soongaricum var.angustius),块根2个,茎高80~120cm,无毛,有分枝。叶五角形,3全裂。总状花序,着花15~30朵,萼片蓝紫色。分布于中国的山西、河北和内蒙古南部,生于海拔1980~3000m的山地草坡。

乌头common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Debx.,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块根黑褐色,纺锤形或倒圆锥形。茎上部和总状花序均生微柔毛。叶互生,掌状3全裂;中裂片宽菱形,近羽状深裂;侧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裂片边缘有粗齿。花两性,有小苞片;萼片蓝紫色,5枚,上方萼片大,风兜形,其下部有花瓣变态的蜜腺1对;花瓣2枚,有长的爪和距;雄蕊多数,心皮3~5枚,离生。主根称为乌头,不生幼根的名天雄,附生侧根名附子,有大毒,常用其制品。乌头能祛风镇痛;附子有壮阳、温中、散寒和止痛功效;天雄主治风湿疼痛、关节疼痛及男子遗精等症。乌头也可作观赏花卉。

乌头

乌头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倒圆锥形,长2~4 cm 。茎高1.5~2 m,中上部疏生短柔毛。茎下部叶开花时节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6~11 cm,宽9~15 cm,基部浅心形,叶3裂达基部,中裂片宽菱形。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 cm,花梗长1.5~3 cm。上萼高盔形,基部至喙长1.7~2.2 cm,花瓣无毛。9~10月开花。产辽宁、山东、陕西以南广大省区。其块根附子,是重要药用植物。块根含多种乌头碱。乌头属约350种,主要分布亚洲温带,其次是欧洲、北美。中国产200种,除海南几遍全国,西南各省区种类最多。花色蓝、紫、淡黄、白色等。很少病虫危害,适应性强,是值得开发的野生花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