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福达之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福达之狱李福达,山西代州人。明中期曾在陕西洛川县参加白莲教,聚众数千人起事。被镇压后,易名张寅,捐官山西太原卫指挥。其子李大仁、李大义、李大礼等与武定侯郭勋多有来往。明世宗嘉靖五年 (1526),李福达被仇人告发,乃逃入京师。后其二子被捕,李福达只好投案。山西地方官及御史马録审讯结果证明,张寅即李福达,拟李福达谋反罪。郭勋致书马録,为李福达求免。马録不从,飞章劾郭勋为李福达同党,并将郭勋说情手书呈明世宗。世宗令下都察院察勘。十一月,都察院议定李福达磔死,世宗从之,下狱待决,并诘责郭勋。郭勋乃为李福达分辩,又令李大仁具奏,为父雪冤。御史知李大仁是郭勋指使,而置之不理。郭勋又建议李大仁,如伸冤不成,即可逃命。于是,给事中、御史多人交章弹劾郭勋 “交通逆贼,明受贿赂”。李福达既应伏诛,郭勋无可赦之理。给事中常泰指郭勋有知情故纵之罪。世宗不从。郭勋屡次自辩,称因为正德年间以议礼之事得罪诸臣,故今日廷臣内外交结,借事陷害于己。世宗深信其说,命速取李福达至京师鞫问。经三堂会审,奏请论磔。世宗不允,欲亲自鞫问。刑部主事唐枢认为李福达罪状属实,论死不枉。世宗大怒,将其罢黜为民。嘉靖六年,命锦衣卫将马録等原勘各官押解至京,当堂对鞫,情无反异。刑部尚书颜颐寿等奏称,李福达反状甚明,法难轻纵。世宗以颜颐寿等“朋比罔上”,将其与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下狱治罪。大学士贾詠曾写信慰问马録,被告发而致仕。时张璁、桂萼、方献夫分别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迎合帝意,对马録严刑逼供。马録被迫屈招,免死遣戍。世宗又以群臣皆抗疏劾郭勋,朋奸陷正,将四十余人或处死,或戍边,或削籍为民。至四十年后明穆宗时,此案才得以平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