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孙土墩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孙土墩墓主要分布在新疆昭苏、特克斯、新源、尼勒克、巩留、察布查尔等地。其年代相当于西汉。古墓分布比较集中,多在水草比较丰盛的春秋牧场上。墓上有圆丘形封土。墓室均为竖穴,其中部分有木椁室。椁室外垒卵石和木炭,椁内置棺或石板。墓中出土大量马、牛、羊、狗等骨,表明当时乌孙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随葬品普遍使用陶器,大多为泥质、红陶、小平底,其中又以钵形器为多。墓中还普遍发现小铁刀、匕首等。在木椁和墓室的加工痕迹上可以辨别出曾使用过方刃铲、锛、斧、凿、鉋、锯等工具,还发现有铁钉。可见乌孙人已大量使用铁器。墓规模相差悬殊。大型墓封土底周200—300米,高10余米。木椁四壁用钉悬挂毡毯,随葬品有丝织物、毛织物、金器、骨器、铜器等,还有漆器残片。有的还发现人骨数具,可能是殉葬的奴隶。小型墓的面积很小,随葬品一般极少。大型和小型墓葬的对比,反映出当时乌孙族的奴隶主贵族同被统治的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巨大差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