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学政

官名。清代置。即提督学政,掌一省教育政令。《清史稿·选举志一》: “惟顺天、江南、浙江为提督学政,用翰林官。……甘肃自分闱后,始设学政。……学政考核教官,按其文行及训士勤惰,随时荐黜。”

学政

清代各省主管学校教育、考试的官员。亦称“督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各省设督学道,并规定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年),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为钦差之官,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任,各带原衔品级,掌一省之学校教育行政及院试、岁考、科考等考试诸事,三年任满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学政,改设提学使司提学使。

学政

又称“督学使者”。中国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由侍郎、京堂、翰林、科道及部属等官由进士出身者简派,3年一任。1906年改名为提学使。

学政

官名。亦称“提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于各省设督学道,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为钦差之官,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任,各带原衔品级。掌一省之学校、教习及教育行政、科举考试诸事。如巡回各府,主持生员之岁考、科考,以及童生试的最后阶段考试,决定最终录取者。任期为三年,任满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