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嘉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63 陈嘉庚1874—1961

华侨领袖,教育家。福建同安集美人。1883年入南轩私塾,后侨居新加坡经营工商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回国筹办学校。1913至1920年间,先创办集美两等小学,后发展为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及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专门学校在内的集美学校。又在新加坡倡办华侨师范与中小学校等。1921年创建厦门大学,很快发展为设有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的闽南最高学府。抗战期间,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主张民主,反对内战,1949年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定居国内。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他一生以办学为己任,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主张有教无类,广育人才,重视女学与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对华侨子弟的教育尤为关注。著有 《南侨回忆录》等。


189 陈嘉庚1874—1961

爱国华侨领袖、近代实业家。福建同安集美乡 (今属厦门市)人。1890年随父到新加坡经商。先后经营菠萝罐头厂和菠萝种植业、橡胶种植业、航运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25年,他拥资1200万元,雇工两万余名,有橡胶、罐头、米、糖、木材等一大批工厂和15000英亩的橡胶种植园,在东南亚和国内设有100余处经销所,成为著名华侨实业家。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他的企业以致命打击,以后连年大幅度亏损,终于1935年宣告停业。他一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1910年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筹款支持辛亥革命。1913年开始,在几十年期间先后于集美、厦门、闽南等地创办了许多学校和厦门大学,并捐出资金1000万元,援助福建70余所学校。抗日战争期间,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大力推动海外华侨支持祖国抗日爱国运动。解放战争期间,积极支援国内和平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9年9月,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大会,被选为常委。新中国诞生后,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61年8月,在北京病逝。著有《南侨回忆录》等。

陈嘉庚1874—1961Chen Jiageng

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县集美村 (今属厦门市) 人。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890年赴新加坡随父经商。1904年以后, 他自立门户, 先后在新加坡开设了数家罐头厂和米店。1906年又开始从事橡胶种植业。此外,还兼营航运业、房地产业, 在厦门办百货公司、酱油厂及同安、同溪、溪安等公路公司。1922年至1925年间,陈嘉庚经营的企业发展到顶峰, 拥有资产1200余万元, 成为南洋著名的华侨资本家。
陈嘉庚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支持革命。1910年,在新加坡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被新加坡福建华侨推选为福建保安捐款会会长, 并任新加坡商会董事长, 积极募款支持闽省革命党人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28年5月,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时,他在新加坡组织华侨成立“山东惨祸筹赈会”,并被推选为会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奔走呼号,激励海外侨胞的爱国热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组织“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被推选为主席,筹集大量款项实物,支持祖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抗日战争时期, 他还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3月, 他率领 “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 回国慰劳抗战将士和进行视察。他先到重庆, 目睹蒋介石集团贪污腐化、独裁专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罪行,终于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面目。5月,他冲破国民党的阻挠到达延安, 会见了毛泽东、朱德, 看到人民生活安定, 秩序井然, 纪律严明; 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奋勇抗日, 卓有成效, 确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此, 他由拥护蒋介石转变为拥护共产党。同年12月返回新加坡。后担任南洋闽侨总会主席,新加坡华侨抗敌后援会主席等职。1942年2月, 日军侵占新加坡后, 他避居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在此期间, 写成《南侨回忆录》一书。1945年10月, 日本投降后,返回新加坡。1946年11月,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南侨日报》, 任报社董事会主席, 并聘请胡愈之任社长,使该报成为团结华侨, 宣传爱国, 揭露美蒋罪行和支持祖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工具。1947年5月,他领导新加坡华侨组成“星州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 并任主席。
陈嘉庚热心兴办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 从1913年起,他在家乡集美创办了幼儿园、男子小学、女子小学、师范、幼儿师范、女子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学校, 统称集美学校; 另外还有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医院、农林试验场和教育推广部等。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从1924年到1932年间, 他先后创办了道南学校、南洋华侨中学、南侨女中、爱同、崇福、南洋师范及水产航海等学校。
1949年6月,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邀请,陈嘉庚到达北京。9月,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当选为政协常委。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并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同时继续担任南侨总会主席。1950年2月,陈嘉庚回到新加坡,旋回国定居于集美。1953年1月,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到1961年,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曾称誉他为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在北京病逝。

陈嘉庚1874—1961

中国现代华侨教育家。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积极创办教育事业,1902年在家乡创办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学校,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水产学校、航运学校、农业学校等。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在南洋还创办了道南学校、崇福学校、爱国学校、南侨师范、华侨中学、水乡航海学校。在国内外共创办学校70多所,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华侨办教育的典范。参见“历史”中的“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

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今属厦门市)人。早年侨居新加坡,从事橡胶业。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曾创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和进行爱国民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1961年在北京病逝。遗著有《陈嘉庚言论集》等。参见“教育”中的“陈嘉庚”。

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中国现代教育家、爱国华侨领袖,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乡(今属厦门)。17岁到新加坡,主要从事橡胶园种植和橡胶制品业。中国同盟会会员,曾赞助孙中山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提出侨胞出钱出力,抑制日货,进行救国活动。1938年在新加坡倡立“南洋华侨等赈祖国难民总会”,当选该会主席,1940年到延安慰劳边区抗战军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 《南侨日报》,进行爱国民主活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他一生热爱祖国,团结侨胞,他为兴办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几乎捐献了全部资产,他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20岁时,就在家乡出资建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等小学,后增办扩充为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前后资助福建省20余县,市70多所中小学办学经费,并在新加坡创办多所学校。他注重学校教育,而且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进行社会教育。他还创办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他办学有远大目光和整体规划,重视选择校长和培养教师。他认为师范学校应招收贫寒子弟立志为教育服务者,他重视国内外的外侨教育、社会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创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他尽最大努力指导办学。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 《南侨回忆录》,《新中国观感集》、《住房与卫生》,《民俗非论集》、《陈嘉庚言论集》 中。

陈嘉庚

陈嘉庚 (1874—1961),中国现代教育家、爱国华侨领袖,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乡(今属厦门)。17岁到新加坡,主要从事橡胶园种植和橡胶制品业。中国同盟会会员,曾赞助孙中山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力口坡召开侨民大会,提出侨胞出钱出力,抑制日货,进行救国活动。1938年在新加坡倡立 “南洋华侨等赈祖国难民总会”,当选该会主席,1940年到延安慰劳边区抗战军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 《南侨日报》,进行爱国民主活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他一生热爱祖国,团结侨胞,为兴办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几乎捐献了全部资产。他认为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20岁时,就在家乡出资建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等小学,后增办扩充为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前后资助福建省20余县、市70多所中小学办学经费,并在新加坡创办多所学校。他注重学校教育,而且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进行社会教育。他还创办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他办学有远大目光和整体规划,重视选择校长和培养教师。他认为师范学校应招收贫寒子弟立志为教育服务者,他重视国内外的外侨教育、社会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创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他尽最大努力指导办学。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 《南侨回忆录》、《新中国观感集》、《住房与卫生》、《民俗民论集》、《陈嘉庚言论集》 中。

陈嘉庚

中国华侨领袖、著名教育家。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1年。1890年随父经商,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筹款资助革命。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为该会主席。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1913年在故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陆续创办师范、中学、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幼稚师范等,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他还热心侨胞的教育事业,积极培育华侨人才。1949年后曾任侨联主席,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毛泽东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