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言务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言务去唐代韩愈对散文写作提出的美学要求。语出《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意思是,当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写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把那些陈旧的言辞全部去掉,这是很费力很困难的啊!这里的“惟陈言之务去”,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去掉人们用腻了的陈词滥调;二是指摈除人云亦云的庸俗之见。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对此作了比较确当的解释:“昌黎尚陈言务去。所谓陈言者,非必剿袭古人之说以为己有也;只识见议论落于凡近,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自 ‘结撰至思’者观之,皆陈言也。”就是说,韩愈所要求的,在于从形式到内容要有独创性。这观点在他的《答刘正夫书》里也有表露;“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立不因循者是也。”这里的“能自立不因循”,就是“惟陈言之务去”的意思。他还在晚年所写的《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里再一次作了强调;“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这种美学主张在他的散文写作实践中是加以贯彻的。但他要求“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把创造新词汇同继承文化遗产对立起来,不免流于偏颇,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所以“陈言务去”的美学要求,固然启示着后代作家不断创新,但也由于“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的激烈主张而产生流弊,致使古文运动中部分青年作家走上追求奇异怪僻的狭窄道路。 陈言务去论写作语。清代刘熙载《艺概·文概》:“昌黎(即韩愈)尚陈言务去。所谓陈言者,非必剿袭古人之说以己有也,只识见议论落于凡近,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自结撰至思者观之,皆陈言也。”此语对唐以来所谓“陈言”作了比较全面的释解,并提出了新的见解。通常以“剿袭古人之说以己有”者为陈言。刘熙载却认为陈言未必仅限于此,如果识见、议论落于俗套和流于一般化,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没有独自的高见和新颖的意境,在结撰文章的大手笔(即“结撰至思者”)看来,都是陈言。清人方东树《昭味詹言》说“去陈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凡前人已道过之意与词,力禁不得袭用;于用意戒之,于取境戒之”,认为熟意是陈言,也在“务去”之列。这些见解对阅读古文和指导写作都有启发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