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陋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陋室位于县城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任和州刺史时建,并作传世名篇《陋室铭》。室旁有书法家柳公权所书《陋室铭》碑刻。后室碑俱毁。现存建筑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铭》碑系岭南金保福书刻。陋室共9间,分主室与偏室。主室凸形,坐北朝南,双扇格门,砖砌墙,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清代建筑风格。主偏室之间有一院落。室院以外,垒石为垣。室北有形似卧龙的小山,古树成荫,翠色扑人。室西有圆形小塘,名“龙池”。 陋室在和县城内,刘禹锡所建。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曾任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诗作语言生动、风格清新,有《刘宾客集》。长庆四年(824)任和州刺史时建陋室,并作名篇《陋室铭》碑刻。后室碑俱毁。现陋室系由清乾隆知州宋思仁重建,岭南(今广东)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现存陋室有9间,分主室与偏室。主室凸形,坐北朝南,双扇格门,砖砌墙,板铺地,瓦盖脊,斗拱飞檐,清代建筑风格。主偏室之间有一院落。室院以外,垒石为垣,室北有形似卧龙的小山,古树成荫,翠色扑人;室西有圆形小塘,名“龙池”。陋室正厅塑有刘禹锡立像。该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