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限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限田

限制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政策。西汉董仲舒主张“限民以田,塞兼并之路”,首先提出限田建议。汉武帝部分采纳其建议,规定有市籍的商贾及其家属不得占有土地。汉哀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因土地高度集中曾采纳师丹、孔光、何武等人的建议下诏限田。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关内侯和一般地主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为三十顷,商人不得占田。因权贵阻挠,这一法令终成具文。东汉荀况主张限田,建议“以口数占田、为之立限”。北宋仁宗曾规定公卿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衙前将吏以十五顷为限。金代规定女真贵族和豪强权要之家除牛具税地外只许占田十顷,其余收为官地,由国家出租给农民。后代限田主张多触及官僚贵族利益而难以付诸实施。

限田

汉以后历代封建政府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政策。汉武帝时,董仲舒首先提出限民名田的主张。认为“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汉书·食货志》),但没有实行。哀帝绥和二年(前7年),接受大司空师母和丞相孔光等建议,下诏限田。规定贵族、官吏和一般地主占田不得过三十顷,占有奴婢限200人、100人、30人。因权贵反对,并未实行。

限田land quota

中国古代限制私人占有的土地。汉以后的封建王朝,为缓和阶级矛盾,常发布限制占田数量的诏令。哀帝绥和二年(前7),接受大司空师丹和丞相孔光等建议,下诏限田,规定贵族、官吏和一般地主占田不得超过30顷,但因贵幸、权臣反对,并未实行。这是封建王朝第一次发布的限田令,后代在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时,也往往下诏限田,但都不能贯彻执行。

限田

西汉关于限制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的规定。汉武帝时由于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致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变成了大土地私有者的佃户、佣工,使封建国家的剥削对象日益减少。为了同大土地私有者争夺剥削对象,董仲舒即主张限民名田。他提出“古井田法虽难卒(猝)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汉书·食货志》)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接受了大司空师丹和丞相孔光的建议,又下“限田限奴婢”之令:“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蓄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汉书·哀帝纪》)但均因遭到官僚地主的极力反对,未及实行,即告失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