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隋炀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隋炀帝

见“杨广”。

隋炀帝569—618

即杨广,又名英,小字阿𡡉, 文帝第二子,母为独孤后。即位前,南平吴会,北却匈奴,在诸昆弟中独著声绩。杨广矫情饰貌,千方百计,博取文帝和独孤后的好感。又针对文帝猜忌多疑的特点,百计进谗言,诋毁太子杨勇。加之杨勇行为不检,遂被废。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公元604年七月,晋王杨广即皇帝位,矫高祖诏,赐杨勇死。次年改元大业,立肖氏为皇后。炀帝即位,专事游玩,南游江都,北巡榆林,西行至张掖。从幸宫掖常十万人,所过仰州县供给,民不聊生。同时,又大兴土木,修运河,筑长城。在东都西郊修造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向背如神”每项工程,经年役一、二百万人,较小的也要征发一、二十万人。许多人在服役中折磨而死。两次征高丽,民夫、士兵死者不计其数。613年,炀帝在前线与高丽相持,六月,杨玄感起兵反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炀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命起丹阳宫,准备长驻江都。贵族宇文化及、禁卫军将领司马德戡,于618年三月发动政变,缢杀炀帝。肖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掩埋。化及走后,陈棱将其葬于吴公台下。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圹。炀帝三子: 太子杨昭、齐王杨暕、赵王杨杲。

隋炀帝569—618

即杨广。隋朝皇帝(604—618)。杀父及兄夺取帝位。在位时,穷奢极侈,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滥用民力,开运河,筑长城,辟驰道。赋税繁重,严重破坏生产。又不断扩大边境战争,曾三次征讨高丽。人民不堪重负,各地爆发农民起义,王朝迅速崩溃。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为宇文化及等缢杀。

隋炀帝569—618

即杨广。隋代皇帝。公元604—618年在位。开皇元年(581)封晋王,八年攻陈为行军元帅,节度诸军。灭陈后进位太尉。后与杨素等合谋,得立为太子,又杀父自立,改元大业。在位期间,多方改革和经营,使隋朝走向极盛。复兴文教,改修刑律,革除文帝晚年弊政。复开庠序,国子学、郡县之学盛于开皇年间。大业三年(607)四月下诏“选贤与能”,命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宜依”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五年六月,又诏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终隋,举秀才不过十余人,举明经高第者数人。大业中杜正仪“贡充进士”,是开进士科的最早记载。同时,倾全国之力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并打通西域,经略四方,将隋朝推向极盛。然而,逞欲无厌,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饰非掩过,招致江都兵变,被缢杀。

隋炀帝569—618

即杨广。隋文帝次子,604年即位,年号大业。在位期间,对人民进行无穷的征调求索,百役繁兴,并采取极其野蛮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大业元年(605) 至六年(610) 间,征集大量民工,兴修运河,完成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的大运河,供其游乐。此外,又营建东都,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西苑,并修筑长城,开辟驰道。每项工程都迫使数十万至数百万人从事无偿劳役,死者大半,甚至征妇人服役,严重破坏了生产。同时,兵役繁重,刑法也极苛暴,终于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爆发农民大起义,隋王朝旋即土崩瓦解。大业十四年(618),他在江都(今江苏扬州) 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

隋炀帝569—618

即杨广。隋文帝次子。公元604至618在位。自幼喜好读书,深得父母钟爱。589年,任隋军统帅,率兵南下灭掉陈朝。604年,杀父诛兄,夺取皇位,史称炀帝。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筑显仁宫,建西苑,大兴土木,所造离宫别馆遍布各地。又下令开凿大运河,修长城,开辟驰道,连年出巡各地,浪费财物不可胜计。又三次东征高丽。人民的赋役负担日益加重,破产者不计其数,最后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3月,在江都 (今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所缢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