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雄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雄黄realgar外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齐民要术》。又名石黄、腰黄、雄精。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realgar的矿石。去杂质研细末或水飞。晾干用,主产湖南、湖北、贵州等地。辛,温;有毒。入肝、胃经,功能解毒,杀虫。主治:❶疮黄疔毒,与白及、白蔹、龙骨、大黄配伍,如雄黄散。 雄黄常用中药,天然单斜晶系雄黄的矿石。又称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呈不规则块状或粉末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橙黄色。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杀虫、解毒等功效。四川为主产区之一。挖出矿石后,除去杂质。商品分雄黄和腰黄2类,雄黄又分天、地、元、黄4等。色红、块大、质松脆、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硫化砷。 雄黄别名“鸡冠石”。化学成分为ASS。单斜晶系,晶体呈块状,晶面具有与晶体长轴平行的细条纹,多数为桔红色或猪肝色,条痕淡桔红色者俗称“熟黄”,含二硫化二砷90%以上,为商品雄黄。雄黄常与雌黄、辉锑矿等共生。多半是低温热液作用或火山喷气形成。中医学上用于解毒、杀虫,性温、味苦辛,有毒,内服微量治惊痫、疮毒,外用治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症。湖南石门县雄黄矿(古称界牌峪),为世界著名的雄黄产地。所产矿石含二硫化二砷93~98%,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以质地优异行销国内外。 雄黄又称鸡冠石。成分AsS,含As 70.1%,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晶面具纵纹,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有时也呈土状及皮壳状集合体。橘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口呈树脂光泽。硬度1.5~2。密度3.56g/cm3。熔点很低(310°C),烧灼时发出蒜臭。与雌黄等共生。是提取砷的重要矿物。医疗上作药用矿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