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雅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雅洁桐城文派初祖方苞提出义法说,论文强调“有物”“有序”,法与义相结合,又提出“雅洁”作为义法的标准。他认为只有清真雅正,谨严朴素,“澄清之极,自然而发其精光”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他在《书萧相国世家后》中说:“柳子厚称太史公书曰洁,非谓辞无芜累也,盖明于体要而所载之辞不杂,其气体为最洁耳。”此处所谓雅洁,正是法随义生,法与义相合的意思。沈莲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称引方苞的话说:“南宋元明以来,古文义法不讲久矣。吴越间遗老尤放恣,或杂小说,或沿翰林旧体,无雅洁者。”据此,“雅洁”也含有刊落浮辞,删繁就简,在语义上汰去一切杂质的意思。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中说:“又其辞号雅洁,仍有近俚而伤于繁者。”“近俚”,“伤于繁”,都不合雅洁的要求。可以说,创造澄清雅洁的散文,是桐城派散文的共同风格。但是,依照这样严格的清规戒律,很难写出驰骋议论、气魄宏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虽雅洁,内容却空疏薄弱。袁枚认为“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推之为“正宗”,而贬之为“才力薄”,正说明了方苞在实践他的主张方面所表现出的缺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