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雷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雷峒古地名,壮语意为草木繁多的山陇。在今广西大新县西部。唐代设置羁縻州、县、峒后,属侬峒地,宋代为“雷、火、频、婆”四峒之一;皇祐末年平定侬智高反抗斗争后,分设上雷、下雷两土司,以土人为官世袭统治。清初府除上雷土州,归养利州流官治理。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养利州、太平土州、安平土州合并置雷平县。1951年9月与万利县(即万承、养利两县合成的县)并成大新县。 雷峒古地名。在今广西左江流域大新县境。为古代壮人聚居地区, 属“侬峒”,称为“雷、火、频、婆”四峒之一。唐建置羁縻州峒后,称雷州。宋析其地分置上雷土州和下雷土州,设土官世袭统治。清初废除上雷土州, 置养利州设流官治理。至清末民国初年又废下雷土州, 与养利州、太平土州、安平土州合并, 置雷平县。今均属大新县。其地北与德保、靖西相邻,西与交阯(今越南)接壤、南连太平土州、安平土州、东接崇左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