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霸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霸陵汉文帝刘恒陵墓。《元和郡县图志》:白鹿原亦谓之霸上,“汉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位于西安市东南15公里北凤嘴村。《三辅黄图》:“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关中记》:“陵上为池,池有四出道以泻水。”《咸宁县志》:“霸陵今在杨家屹瘩北凤咀,周围三百丈。” 霸陵位于市东南白鹿原,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刘恒(前202—前157),刘邦第四子,薄姬所生。先为代王,公元前180年继帝位。在位23年,轻徭薄赋,励精图治,使汉王朝逐渐强盛,景帝因之,史称“文景之治”。《史记·孝文帝本纪》载:“帝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就其水名以为陵号”,故称霸(灞)陵。由于“因山为陵,不起复坟”,故霸陵无封土可觅,陵的位置只能由合葬者和陪葬者的位置来确定。汉时,曾建霸陵庙,供文武官员祭祀。至唐这里已林木茂盛,古树参天,当时诗人高蟾有“明月霸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缘相迎”之咏。 霸陵亦称霸陵县。是汉文帝刘恒霸陵的陵邑。汉文帝九年(公元前171年)于秦芷阳营霸陵,并改芷阳县为霸陵邑,治所在今西安市东北。文献记载在霸陵北5公里。《长安志》:“汉文帝庙在县东本陵,北去县二十五里。”汉文帝霸陵在今西安市东灞桥区毛西村,县北二十五里约在今谢王庄附近。根据《水经注》卷十九”自新丰故城西至霸城五十里,霸城西十里则灞水,西二十里则长安城。”“渭水又东经霸城县北。恭王庙在霸城西北,庙西北即傅太后陵。”《关中记》载昌陵在“霸城东二十里。”霸城是三国魏时改霸陵为霸城。汉新丰县在今临潼县新丰镇西四里长村, 汉傅太后陵在霸桥区上双寨;汉昌陵在灞桥区吕家堡北,汉霸陵城应在灞桥区谢王庄附近, 这里也有大量汉代“长乐未央”等瓦当出土。另有说霸陵邑在今临潼县朱家口一带,那里出土许多带“芷”字的陶片及砖瓦陶器等。 霸陵汉文帝刘恒的墓葬。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灞之间的白鹿原北崖。该陵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应属崖墓,这在汉帝陵中是惟一的。西汉以后,关中迭经战乱,历代帝王陵寝被盗掘一空,该陵也不免此劫。清代乾隆年间,陕西毕沅曾在陵旁刻石立碑。此外,文帝曾按长陵邑的制度,在霸陵旁建邑,即霸陵邑。该陵1956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