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斋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韦斋集诗文集。宋人朱松(1097—1143)撰。十二卷。松字乔年,别字韦斋,朱熹之父,婺源(今属江西)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后因言忤秦桧,出知饶州。是集初刊于南宋淳熙间。卷一至三为古体诗百五十六首,卷四律诗七十三首,卷五、六为绝句百九十首,卷七奏议十四篇,卷八策、策问九篇,卷九书九篇,卷十、十一序、记、题跋、表、疏、启三十九篇,卷十二行状、墓志铭、祭文十三篇。其诗高远而幽洁,其文温婉而典裁,表、奏、书皆中理而切事情。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刊本,前有宋傅自得淳熙七年(1180)和元刘性至元三年(1266)两序, 后附朱槔 《玉澜集》 一卷。另有清康熙间经裔孙昌辰校录重刊本, 收入《四库全书》。 《韦斋集》12卷。收诗歌和散文等。其文温婉典裁,尤长于议论,论述透辟而切中事理。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 韦斋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宋朱松(1097—1143)撰。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 (今江西婺源县)人,朱熹之父。政和八年 (1118),同上舍出身。荐除秘书省正字,官至吏部员外郎。因言事忤秦桧,出知饶州。未上请闲,得主管台州崇道观。满秩再请,命下而卒。其诗高远幽洁;其文温婉而典裁;其表、奏、书、疏,皆中理而切事情。据朱熹所作行状称,《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然《外集》今已久佚。《韦斋集》十二卷初刻于淳熙,再刻于至元,又刻于弘治。传本亦稀。康熙四十九年 (1710),其裔孙昌辰又校录重刊,是为此本。今有 《四库全书》和 《四部丛刊续编》诸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