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韦皋745—805字诚武。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历初,以建陵挽郎补华州参军。累授使府监察御史。张镒出为凤翔节度使,以其为营田判官,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建中四年(783年),凤翔兵马使李楚林杀节度使张镒,以府城叛归朱泚。朱泚旧将牛云光欲擒之以附朱泚,谋泄出奔。朱泚亦使人授其为御史中丞。伪降后,并杀云光及来使。德宗闻之,即授为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朱泚乱平,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派人与南诏联系,使唐与南诏道路复通。贞元五年(789年)后,多次出兵击破吐蕃兵,收复巂州(今四川省西昌)。吐蕃怨,复来寇边,他率兵击破之。自是吐蕃举落降之。赞普怒,遂遣军北掠灵、朔,破麟州以补偿其损失。德宗令其率军入吐蕃以扰之。贞元十三军(793年)发大军五万出塞,十月大破吐蕃。追奔转战千里,遂围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吐蕃回军拥众十万来救,设伏以待。吐蕃大溃,生擒吐蕃内大相莽热。因功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南康郡王,为制记功碑褒扬之。顺宗即位,诏检校太尉。会王伾、王叔文等执政,则上书要求尽领剑南。叔文怒,欲斩其来使刘辟。因上书表请皇太子监国,且劝进。会大臣继请,二王遂败。是岁,暴卒。其治蜀二十一年,数出师,击破吐蕃进犯之军。其功最著。善抚士,至其婚嫁皆厚资之。蜀人颂其德,见其遗像必拜。天宝时,李白曾为《蜀道难》以斥严武,有陆畅者更为《蜀道易》以美其名。 韦皋745—80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城武。初官监察御史,后改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曾参加平定朱泚叛乱。贞元元年(785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人入南诏,使与唐朝通好。又趁吐蕃内乱之机一举击败之,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顺宗时,他向王叔文要求兼领剑南三川,作为支持其当政的条件,被拒绝,遂上表请皇太子(宪宗)监国。旋暴病死。 韦皋744—805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字城武。贞元元年(785)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绥服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苴乌入朝。四年,遣使归劝南诏脱离吐蕃归唐。率军破吐蕃,收复巂州(在今四川西昌市一带)。七年,派遣已在唐军任招讨使的原南诏使者段忠义,致书*异牟寻,敦促其归唐。九年,异牟寻遣使致书韦皋决心归唐。十年,唐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之后,皋废除过去以南诏大臣或子弟为质的作法,在成都“咸遣就学”。十六、十七年,与南诏联兵大破吐蕃于巂州、昆明(今四川盐源)一带。撰有《开复西南夷事状》(十七卷),已佚。 韦皋745—805唐朝地方官。字城武,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初任监察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因参加平定朱泚叛乱有功,升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贞元元年(785),转任西川节度使。四年,遣使与南诏通好,令其与吐蕃绝交,并屡败吐蕃。贞元末年,王叔文当政,上表请皇太子(宪宗)监国,使顽固派大壮声势。不久,暴病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