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韶》

古代乐曲。相传产生于虞舜时期的乐舞,集乐、诗、舞于一体。因产生的年代、伴奏乐器、乐舞结构、歌唱段落等原因,在先秦典籍中又分别称为《韶虞》 ,《箫韶》 、《九招》 、《九辨》 、 《九歌》 、 《大㲈》等。 最早是帝嚳时所作,后舜命质修改,成为歌颂舜帝文德,宣畅和平气象的乐舞。周代统治者用来祭祀四方之神,成为雅乐的经典——“六代乐舞”之一。此后倍受历代统治阶层推崇。春秋吴国贵族季札在鲁国看到 《韶》 时赞叹备至: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认为得到了最高的艺术享受,以至“三月不知肉味”。并且称赞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作品。后世常把《韶》作为理想的艺术代称。秦汉宫廷中仍保存着《韶》乐。“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庙乐唯《韶》、《武》存焉”。汉高祖在前201年曾把《韶》更名为《文始》,“以示不相袭也”。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又复称《大韶》,但恐已名存实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