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乐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乐府

古代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掌管宫廷、朝会饮宴及巡行、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兼及搜集民间歌曲、乐曲。自魏、晋至唐,对可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这已和汉以前的乐府意义不同了。宋以后的词、散曲亦称乐府。

138 乐府

宫廷音乐机构。始设于秦,而终于隋。初与“太乐”并立,公元前6年汉哀帝下令“罢乐府官”,遂将乐府并入太乐。晋、隋间称“太乐乐府”。唐代在大乐署之外,另设教坊与梨园,而无乐府之名。梁代刘勰、唐代颜师古、宋代郭茂倩与郑樵等曾将《汉书·礼乐志》所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一文,释为武帝时始创乐府建制;宋代王应麟、清代何焯等则据该书另一处记载:“孝惠二年(前193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认为乐府创立当早于武帝。1977年由秦始皇陵出土错银小钟,钟钮侧镌有篆书“乐府”二字。始知乐府创于秦,兴于汉。所谓“武帝立乐府”,实为对乐府机构的一次改组与扩充。

乐府

官署名。汉代置。掌宫中及祭祀典礼用乐舞之事。《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上方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造为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絃次初诗以合八音之调。”胡三省注:“乐府有《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使童男女70人歌之。师古曰:始置之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哀帝时罢之。”

乐府

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其职责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乐辞,将文人的诗歌和民间歌辞配以乐曲,以备当时朝廷祭祀及朝会饮宴时演奏。《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视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这种音乐机构一直保存到东汉末年。汉代乐府采集歌辞的地域较广,除文人的作品以外,也搜集了不少民间歌曲。因此,不少诗歌得以保存下来。后来也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说: “乐府之名,起于汉魏。自孝惠帝时,夏侯宽为乐府令,始以名官。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乐府诗集》中就将陶唐氏之作至五代间的乐府体诗歌,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十二类。

乐府

❶中国古代管理音乐事务的官僚机构。始于秦代,至西汉武帝时最为庞大。以乐府令为主管,下设乐府音监、乐府仆射、乐府游徼等官。其职责,为采集民间音乐素材,经过加工,配上相应的乐器伴奏,以供宫廷贵族之用。汉哀帝于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 将其废罢,后世仍设有管理音乐的机构,或称“太乐乐府”,或称“大予乐”等。至北齐时,置 “太乐署”,隋、唐以后沿用,以掌雅乐。唐代又设教坊以掌燕乐、俗乐,“乐府”之官名遂绝。然而,此后人们仍惯称负责音乐管理的机构为 “乐府”。
❷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之总称。包括: 先秦之古诗,汉以后之宫廷及民间歌谣等。宋代郭茂倩将古乐府分为 “郊庙歌词”、“燕射歌词”、“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歌”、“清商曲”等十二大类。宋、元时人,又将宋词及元曲统称之为 “乐府”。

乐府

“乐府” 一词的涵义较广,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解释。乐府原是汉代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其职责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并将文人的诗歌和民歌配以乐曲,以备朝廷祭祀、朝会、晏饮时演奏,这种机构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汉乐府民歌产生于街陌之间,其语言朴实明快,句型变化丰富,形象活泼生动,较多地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特色。这 一时期乐府民歌的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斗争,表现出劳动人民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不义战争的反抗呼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 一代诗风,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将乐府所演唱的诗,称作 “乐府”,后来逐渐由官署名称演变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体裁。唐代时乐府诗已经完全抛开音乐,而只注重其中的社会生活内容了,于是乐府又成为一种带有批判现实的讽刺诗的代名词了。至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诗词、散曲等,有时也称“乐府”。

乐府

❶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始置。掌管朝会、宴乐、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并负责采集民歌,配以乐曲。
❷诗体。指汉代乐府官署搜集、创作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后来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以至仿效乐府的作品都叫做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为配乐的原故,有时也称乐府。

乐府

一卷。明周道仁(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周道仁,字以修,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是集所作拟汉、魏乐府诗共一百零三章,原附于所刊孙一元《太白山人稿》后。自序称道不师孔、颜,学不则经、史,性不本忠、孝,法不宪天王,岂伊无才,致讥寡识。其论甚正,但其诗则仍不脱摹拟形似。

乐府

秦汉音乐机构。秦代始设,汉武帝时扩充,汉哀帝时罢置。武帝以前,乐府基本上没有活动,形同虚设。武帝起,乐府除翻旧改新制作雅乐外,还广泛采集民间歌谣、乐舞,并加以整理改编,以适应宫廷演奏。乐府设有令、丞,武帝后又增设音监、游徼。乐工人数在成帝时有千人之多,哀帝罢乐府时尚有829人。乐工有较细分工,有选读民歌的夜诵员,测音的听工,制作维修乐器的柱工、绳弦工,进行专门演奏的郊祭乐员、骑吹鼓员、邯郸鼓员、江南鼓员、巴渝鼓员、竽工、琴工、蔡讴员、秦倡员等种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