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额敏和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额敏和卓?—公元1777年

新疆吐鲁番维吾尔贵族,其家世代统管和居住在鲁克沁。祖父素丕和卓为喀喇和卓的阿訇,父亲尼雅斯和卓为吐鲁番的大阿訇。康熙末年,清军进兵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他以辟展(今鄯善县)的阿奇木伯克身分,率众归降,后又多次为西征清军供应粮秣,受到康熙和雍正的奖赏。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派兵多次围攻吐鲁番和鲁克沁,额敏和卓率众奋力抗拒,多次获胜。次年,在清军的支援和接应下,率众东迁甘肃瓜州(今安西县)的苦峪城侨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率众返回鲁克沁。次年,吐鲁番的“达尔汉伯克”莽噶里克发动叛乱,袭杀辟展驻军统领和起及兵士100余人,额敏和卓固守鲁克沁城,为清军平定莽噶里克的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又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前后立功极多,被封为郡王,驻扎叶尔羌城,主管该地的民政和军事,并且画像于紫光阁,乾隆皇帝为他亲撰赞词说:“吐鲁番族,早年归正。命赞军务,以识回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转移。”

额敏和卓?—1777

维吾尔族,吐鲁番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军征准噶尔至吐鲁番,归附。雍正十年(1732),率所属8000多口徙居瓜州(甘肃安西),躲避准噶尔。翌年封札萨克辅国公。乾隆二十年(1755),参加征伊犁达瓦齐。晋封镇国公,旋晋贝子。后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授多罗贝勒,赐郡王品级。留叶尔羌办事。三十年(1765)入觐,越二年令回原籍。其后裔袭爵位沿袭九代。

额敏和卓?—1777

清吐鲁番维吾尔族大封建主,祖素丕和卓,为喀喇和卓阿珲,父尼雅斯和卓,为吐鲁番大阿珲,额敏和卓嗣,聚族居鲁克沁。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闢展(今鄯善县)阿奇木伯克,清军平准噶尔叛乱时归附。后因避准 噶尔侵扰,请求内徙。雍正十年(1732)携鲁克沁维吾尔族居民八千余人内徙瓜州(今甘肃安西)。乾隆二十年(1755)以兵三百随清军征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翌年,率所属维吾尔族人自瓜州返回鲁克沁,受命管辖吐鲁番。清军平大小和卓木乱时续立功绩,清封其为多罗郡王。三十二年曾入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