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飞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飞天佛教美术题材之一。本是佛的八部侍从中的两类,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和紧那罗均为梵文音译,意为天歌神和天乐神。乾闼婆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因此又被称为香音神。在极乐世界中乾闼婆与紧那罗弹琴歌舞,娱乐于佛。据说他们形影不离,融洽和谐,又是夫妻,人们合称飞天。飞天在佛教石窟艺术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印度犍陀罗雕刻中就已出现,随着佛教向东发展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羽人、天人相结合。有绘画,有雕塑,尤以绘画为多。早期的飞天身材粗短、造型稚拙,带有明显的西域风格。隋唐时期,特别是在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清秀飘逸,绰约多姿,其形式千变万化,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 飞天月刊。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1950年8月创刊。初名 《甘肃文学》,月刊,后相继改名为 《甘肃文艺》、《陇花》。1958年6月停刊, 9月复刊并改名为《红旗手》,由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主办,1961年3月停刊,10月再度复刊并又改名为 《甘肃文艺》。1966年7月停刊。1973年《甘肃文艺》复刊, 由省群众文艺工作室主办, 1978年底省文联恢复后又交由文联主办。1981年改名 《飞天》。该刊为我省大型文学月刊,16开本,主要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等作品,另外辟有青年诗坛、大学生诗苑、诗词之页、新芽、我与文学等栏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1990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社科期刊, 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一级期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