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归Feigui
又称“飞除”或“穿除”。是在九归口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除法。对于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 用归除计算时要分成“归”与“除”两步。飞归是将归、除合并,编成口诀,归后不用商除,一句口诀连归带除,多步运算一次完成,所以叫飞归。一句口诀, 一穿到底, 所以又叫穿除。
一般所说的飞归,主要是指除数为两位数的情形,用两位除数11至99各数,分别去除1至9这9个“个位数”(也可以理解为100—900这9个“百位数”),求出1位商数和相应的余数,编成包括除数、被除数、商数和余数四种数字在内的口诀, 就是通常所说的飞归口诀。例如38飞归 (即三归8除)的口诀及其含义可对照如下:
三八一二下二四 100÷38=2 余24
三八二五下加一 200÷38=5 余10
三八三七下三四 300÷38=7 余34
口诀中,前二字为除数,第三字为被除数,第四字为商,后三字描述余数。使用时将被除数打在算盘上,从高位起逐位呼诀运算。熟悉口诀时,答数可随时得出。对于除数为两位数以上的情形, 亦可编成飞归口诀。
多位数除法依飞归口诀计算固然简捷, 但因口诀太多,实难记忆。例如,仅除数为11—99的飞归口诀就有五六百条,因此,学习飞归在于掌握规律,不宜背诵口诀。
在历史上,飞归起源于宋代的“步田之法”和“亩门台法”, 专用于将以步为单位丈量的田地折算为亩分,是除数为24的一种简便算法。南宋杨辉在《乘除通变本末》(1274)中将此法用于一般两位数除法, 以69归和83归为例加以说明, 称之为“混然归法”, 这是飞归法发展的重要一步。他也提到了“飞归”与“穿除”,但其含义是否与现在相同尚无定论。珠算中的飞归最早见于明代王文素 《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1524)的“二位归法”条。其中给出了67归、73归、87归和93归四种飞归口诀, 在计算田亩时还给出24归口诀。包括以11—99为除数的各种情形的“飞归总诀”是在清代出现的, 若只考虑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形,有401句,若考虑更一般的情形,则多达597句。本世纪以来,人们对飞归做了种种改良的努力,并将其推广到除数为3、4位数的情形,以解决一些专门业务中常用的多位数除法计算,称为特种飞归口诀,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