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食用大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食用大黄rhubarb

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中以叶柄供食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Rheum officinale Baill.,别名圆叶大黄。染色体数2n=4x=44。叶柄中含琥珀酸,味酸清口。欧、美洲以叶柄煮熟滤渣加糖制酱,也可作糕点馅。食用软化栽培的叶柄利便。
原产于中国内蒙古。叶大、淡红色、掌状浅裂、心脏形,叶肉厚,叶面皱缩。叶柄长50~60厘米,宽5~6厘米,淡绿色,密布红色细线,柔嫩叶柄呈鲜红色。6~7月自叶腋生花梗,高1米左右。花绿色,无花冠,萼片6,雄蕊9。三角形有翼瘦果,9月成熟,果实千粒重20克左右,发芽期3年。按叶柄颜色分为红色和绿色两个类型。
宜选深厚肥沃、含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系数高,适于扩大栽培面积时用,但易变异且生长慢。分株繁殖常利用保护地软化栽培后的残株。选长势旺的芽移栽,每畦栽两行,行株距均为50厘米左右,定植后需中耕、除草、施肥等。食用大黄6月至7月份开花,除种株外,应摘去花梗,促进叶子生长。一般栽植后翌年采收。一次采收的须酌留数叶,以保持植株翌年长势。8月后叶柄粗硬,品质差。如需冬季供应,可将根株掘起,密植于保护地内,保持20℃左右温度,在黑暗条件下30天后可收。有些品种欲得淡红色叶柄,需适当见光,但切不可过强,以免叶柄又转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