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食疗本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食疗本草

本草类著作。唐孟诜(约621—731) 撰,唐张鼎增补。残卷。诜,汝州梁(今河南临汝)人,曾举进士,官至光禄大夫,著名医药家,尤长于食疗和养生术。是书为我国唐代一部著名的食疗专书,约成书于唐长安四年 (704)。原书据宋掌禹锡考证收载药物二百二十七条,每条多记述功效禁忌、性味及单方等,间述形态、修治、产地等。书中记述某些动物脏器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用,以及妊产妇和小儿饮食宜忌等,原书散佚,仅有残卷和佚文散见有关书中。近有单行辑本,以食疗本草敦煌残卷及《医心方》 等书中佚文为主,参考有关文献编辑而成。辑药物二百六十味,为研究食疗学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有一九二五年东方学会铅印敦煌石室碎金本 (食疗本草残卷),一九八一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食疗本草辑本)。

食疗本草

唐孟诜撰。原名《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改名《食疗本草》。这是我国最早、内容也比较充实的记述各种实物、药材和疗效食品的专著,对形成我国祖辈流行的营养、防病、治病颐养于饮食的传统起了重要作用。


食疗本草

系本草学著作。唐孟诜撰。书成于701~704年。共3卷。唐开元9年至27年 (721—739) 张鼎对该书进行了增补。有人认为原书名《补养方》,张鼎补订后改为《食疗本草》,因内容为食物药治病而得名。孟氏原书有138种药物,后张氏补入89种,共计227种。各药之下注有药性,记述功效主治。原书今已无存,其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和《医心方》等书中。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该书残卷,收有从石榴到芋共26种食物药的条文。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在考察《食疗本草》基础上,校合了该书。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辑佚本。

《食疗本草》

原名《补养方》。唐代孟洗撰。全书共三卷。宋《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唐代)张鼎又补其不足者89种,并归为227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因改名《食疗本草》,后佚。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书载有该书部分内容。1907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该书抄本残卷。该书十分详细地介绍了中医食疗的效果、方法及注意事项,是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书。

《食疗本草》

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著。唐代孟诜著。孟诜(约621~713),唐代医药学家。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少好医药,长于饮食疗法,晚年以 《周礼》 食医之意,撰写此书。全书分三卷,收载了许多可食可药的药物及食物,对于后世饮食疗法有一定影响。此书现已佚失,其佚文散见于 《证类本草》 、《医心方》 、《外台秘要》 等书中,近人辑录佚文,有辑录本印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