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88 食货古代经常使用的两个经济概念。最早见《尚书》中的《洪范》篇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日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解释说,食是指农业生产可供食用的谷物;货是指可供穿着的布帛和货币。“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见,食货两者包括了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两个主要部门——农业和手工业。而货币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因此,“食货”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经济”概念。从汉书开始,在多数朝代的正史中列有《食货志》,记述着农业、赋税、各类经济行政、货币等经济活动史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