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距广州市约130公里。地居世界航道要冲,是中国进出南海门户、远东自由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陆地面积1071.8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75.6平方公里,九龙11.1平方公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等周围230多座岛屿)975.1平方公里,另新填土地9.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5.6%,人口约580万。地少人多,80%的人口集中于背山面海的狭长地带,人口密度极高。98%居民为中国同胞,尤以广东籍居多。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位于珠江出海口东侧、南海之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河之南,距广州约140公里。陆地面积1094.78平方公里(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3月底资料),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香港地区原为大陆山脉的延伸部分,后因山体沉降和海水入侵,形成现在的半岛与岛屿,山丘起伏,平地狭小。香港岛北部与隔海(维多利亚港)相望的九龙半岛南端,为香港的中心,十分繁华。九龙半岛东、西部为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北部为住宅区,南部尖沙咀一带是游客云集的港九商业兴盛地区。九龙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连同周围岛屿称为“新界”,其中大屿山岛是香港最大的海岛,面积141.6平方公里。位于新界和九龙半岛中央的大雾山,主峰海拔958米,是香港地区最高峰。香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七、八月份平均气温约28℃,一、二月份平均约15℃。年均降水量约2225毫米,多雨年份达3000毫米以上。夏秋常受台风侵袭。因无高大山体涵养水源,又无广大平原供河流发育,加上干湿季明显,一遇降水减少,居民用水匮乏,1961年起,先后完成了广东东江引水工程和深圳水库扩建工程,解决了用水问题。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现有人口约630多万,98%以上居民为华人,以广东籍居多。香港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已有近6000年的开发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在此生活,使用新石器和陶器。1999年春,香港考古学会在元朗厦村乡白泥村陈家园,发现了一座距今3500年的古墓,随葬物中,除陶罐、缶、豆、锛外,还有一对日、月形陶器,可见其时先人已越过对动植物、母权与父权的图腾崇拜,而演进到信奉日、月的原始宗教阶段。秦置番禺县,香港在其辖境内。汉属博罗县地。秦汉时期,这里的生产、生活已有明显进步,文化逐渐与中原地区文化相融合。东晋为宝安县辖地。唐改宝安为东莞县。唐代,中国军队已驻守于香港地区并在海上巡视。宋、明时,内地居民迁居香港者日众。南宋末,东莞等地所产沉香,多由九龙尖沙嘴运至石排湾(今香港仔)的港口集中换装大船,然后运往内地和海外,香港作为地名概由此。明属新安县。正德九年(1514),葡萄牙军队入侵香港地区的屯门岛,受到当地民众坚决抗击。正德十六年爆发中葡战争,明朝廷遣广东海道副使汪率军迎战,于次年将葡侵略者逐出屯门。清康熙年间,朝廷派兵驻守香港,准许内地百姓迁此居住耕稼,香港地区由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管辖。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方,1898年又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岛屿。100多年来,香港一直在英国的管治之下,其中1941年12月—1945年8月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82年,中英两国政府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政府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两国政府如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从此结束。历经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一国两制”的构想成为现实,香港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特别行政区辖有中西、东、九龙城、观塘、南、深水埗、湾仔、黄大仙、油尖旺、离岛、葵青、北、西贡、沙田、屯门、大埔、荃湾、元朗等18区。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关规定,上述各区只设非政权性地区组织。长期以来,香港同胞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凭着背靠祖国内地的巨大优势和祖国母亲的悉心关怀,使经济获得快速发展。香港是一个蜚声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贸易、航运、资讯中心。香港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总长近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众多的海滩、港湾、洞穴、怪岩奇石。各地建有高品质海滨浴场50多处;大小花园和动植物园450多处;各种球类运动场500多处;康乐设施和辅助设施2500多处,包括深受港人和海外游客喜爱的赛马场等;以及许多富有特色的艺术馆、博览馆等。著名的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有按《清明上河图》构建的“宋城”,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青铜天坛佛祖坐像等。悠久的历史在香港留下了许多文化名胜和古迹,如宋王台、皇姑坟、五龙庙、九龙寨、香港仔、西营盘、屯门、青山禅院、侯王庙、文武庙、吉庆围等。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大小百货公司达5000余家。《亚洲华尔街日报》1999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香港是物有所值的顶级购物胜地,买名牌,香港为首选。此外如北角的服装,轩尼诗道的手工艺品,铜锣湾的美食,庙街的夜市等,对许多外来“购物旅游团”也颇具吸引力。和内地一样,香港也十分重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尤为热烈隆重,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张贴贺岁年画,亲朋好友互致祝福,处处荡漾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香港还经常举办专题性国际文化活动和国际文体赛事。香港是世界上通信最方便的城市之一,电话密度最高地区之一。特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争在网络相连的世界成为领先的数码城市。香港各类旅游设施先进完善,旅游交通也极便捷。全长34公里的广九铁路、全长2377公里的京九铁路,把香港和祖国内地紧相连系。九龙半岛上的启德机场,每年空运总量居世界第二;1998年,赤𫛳角新机场启动使用。 香港是全球第一繁忙的集装箱港。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天然优良深水海港之一,有150多个泊位,有19条主要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区内陆、海、空(缆车)及地铁,组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在21世纪,香港必将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以知识为本的世界一流大都会,“享有类似美洲的纽约和欧洲的伦敦那样的重要地位”(见董建华1999年10月施政报告)。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口东侧、南海之滨。简称“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九龙、“新界”及附近岛屿,面积1101km2,2005年人口693.6万。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1997年7月1日国务院发布第221号令公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域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划分为18个行政区域。区旗为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香港旧时属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鸦片战争后被英国殖民者侵占。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势以北部“新界”山区最高,往南逐渐降低。全境多石山岩岛,有大小离岛235个。1、2月平均气温15℃,7、8月平均气温约28℃。年降水量2200多mm。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3822亿港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99282港元。香港土地紧缺,林地占21%,草地和灌木地占50%,耕地鱼塘占9%,需开山填海造地。农业主要在市区边缘进行,耕地仅9km2,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观赏植物。1998年海洋渔获量18万t。香港是国际经济大都会。原以转口贸易为主。目前工业中的制造业、金融业与旅游、房地产业同为香港经济4大支柱,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子、钟表、塑料、电器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体系。以对外交易额计算,香港是第6大国际银行中心。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中有70家在香港设行,1998年共有172家持牌银行,其中31家在港注册。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5796亿港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260万标准集装箱。大屿山香港新机场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启用,每小时可纳37架飞机起降,年货运量可达300万t。铁路有广九、京九两线联系港内外。1980年开通连接港岛、尖沙咀和荃湾地铁;1986年建成港岛内地铁。有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所高等教育院校。2005年有大学生91872人,中学生482541人,小学生425873人。香港名胜古迹虽不多,旅游业却发达,2005年访港旅客2336万人次。港岛上的太平山有山顶公园可眺望港岛、九龙、维多利亚港区;还有海洋公园、宋城古建筑群、大屿山宝莲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