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交葡文Macau、英文Macao的广州话音译,近代以后意指澳门。葡萄牙人曾将澳门称为中国马交神名镇 (Povoacoo do Nome de Deus deAmacao na China),或称神名港 (Porto do Nome deDeus),亦有称马交港 (Porto de Amacao),简称为马交。16世纪时,马交有许多称呼和写法,如Amaquao、Amaqua、Amachao、Amacao、Amacuao、Amaquam、Machoan、Maquao等。现在英文也有写成Macau。在现存16世纪葡萄牙人绘制的地图与航海图中,葡萄牙等西方人最初以 Macau或Macao(音译 “马交”),来标示当时的香山县(含今中山、珠海及澳门半岛)。此后才逐渐专指当今的澳门地区。清代中叶,先前建于明代的澳门半岛南端的天后庙逐渐改称 “妈阁庙” 或 “阿妈阁”。后人因缘时会,遂称早年葡萄牙人初到澳门,在该天后庙处泊岸,乃沿袭闽语,称澳门为Amacuao或Macao (音译 “阿妈港” 或 “马交”)。这一民间传说流传甚广,更加彰显妈阁庙的名声。20世纪80年代中,有学者提出,妈阁庙最早建于明成化二十年 (1484)。该时间先于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抵达澳门的时间。此说有助于证明因该庙闽语音译而引致专指澳门的西文Macau或Macao(马交) 出现的民间传说。不过,90年代中,有学者提出,妈阁庙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时间在葡萄牙人抵达澳门之后,Macau或Macao(马交) 最初指香山澳,此后才逐渐专指当今的澳门地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