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援石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援石室从桃花源溯沅水而上,青山上有马援凿成的两座避暑石室。据《桃源县志》载: “武陵蛮寇临沅,马援进军壶头岭,乘高守险,会盛暑,援亦中病,乃穿石为室,以避炎气。” 《九域志》亦载: “桃源青山有马援所凿避暑二室,即所谓伏波洞也。”后来,马援病死壶头岭,感念马军纪律严明,对民秋毫无犯,百姓于伏波洞上盖一大庙,名伏波宫,内塑马援夫妇像,并撰门联: “声腾东汉冠三辅; 暑避南天第一峰。” 马援石室又名伏波洞。位于桃源县凌津滩镇三印村南。沅水风光带景点。有石室2处,均凿于岩壁上。一室高2.85米,宽3.1米,深4米,面积14平方米。洞口呈门形,高2.1米,宽1.8米,上方饰卷草纹、云雷纹雕刻,并凿有人字形导水沟。室内正中有龛,室顶为屋架形,左右壁上凿石柱石枋,右壁上镌“千佛图□”等字样。另一室高2.1米,宽2.34米,深4米,面积约7平方米。室前凿成三重门状。据清光绪《桃源县志》 载: “东汉马援征蛮驻兵于此,穿岩为石,以避炎气。”石山顶原有伏波宫,毁于清末。“虎溪石室” 为桃源全县十二景之一。沅陵县高坪乡水田村壶头山也有马援石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