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超龙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超龙雀

东汉铜雕。原称“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是一匹奔腾的骏马,高34.5、长45、宽10.1厘米。昂首扬尾、尾梢打结,三足腾空,右后蹄轻点龙雀,呈超越之势。有人据汉代张衡《东京赋》及其注认为,此马是“四蹄疾于鸟”的 “天马”。回首闭翅疾逝的飞雀即“龙雀”,也就是风神飞廉,以它衬托出“天马”一往无前的矫健身姿和风驰电掣的奔腾气势。构思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却又不失现实主义的根基; 造型稳健严谨,结构准确,活泼生动。就其艺术水平而言,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1983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超龙雀

中国旅游业的标志图形。1969年出土在甘肃武威市的珍贵文物,属东汉时期(25—220)的一件青铜器。原称马踏飞燕,后经考证,所谓飞燕是古代传说中的龙雀,而马亦是神马,即天马。国家旅游局将它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图形,象征着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

马超龙雀

原称“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市雷台东汉墓。该墓出土随葬品231件,其中铜器171件。铜器中有马39匹, 车14辆,俑45个, 牛1头。这些铜车马俑组成了一支雄伟壮观的仪仗队,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铜车马出行仪仗俑,场面宏大,气势雄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匹铜奔马,高34. 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 昂首长啸, 尾梢打结, 三足腾空, 右后蹄轻点飞翔的龙雀, 有超越之势。有人据东汉张衡《东京赋》,认为此马是“四蹄疾飞鸟”的天马,它足下闭翅疾逝中惊愕回首注视的飞雀为“龙雀”,即风神飞廉, 以它衬托出天马一往无前的矫健身姿和风驰电掣的奔腾气势。艺术家以娴熟精湛的技巧和独特奇妙的构思, 把天马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的气韵,表现出 “天马行空”势不可当的气概。虽然它将全身着力点集中于一足, 却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今人惊叹叫绝。自公开问世后轰动海内外,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武威市也把它作为城标。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