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骆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骆越又作雒越。壮族先民。《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交趾……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雒田即山麓之田;骆越即“垦食山麓田间之人”。❶骆越与西瓯为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称谓。《舆地志》云:“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 骆越亦作“雒越”、“瓯骆”、“雒民”、“路人”。中国古族名。有的认为是*西瓯的一部,有的认为是西越的一支,有的认为即西瓯。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篇》:南方“路人大竹”。清人朱石曾在《逸周书集训校释》中说:路音近骆,当是骆越。《吕氏春秋·本味篇》有“越骆之菌”句。《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以下由骆将主之。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兵至南越,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千余口附汉。以古贵州(今广西贵县地)为中心,分布在今广东、广西、贵州以及越南北部。东汉以后, 逐步演变为僚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