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骆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骆驼

产于苏尼特左旗。该骆驼体型大、毛质好,具有耐干旱、抗风沙、耐苦负重等特点,有“沙漠之舟”之称。骆驼的全身都是宝,驼毛产量高,不仅是国内高档纺织原料,而且是传统出口商品;驼皮是皮制服装、皮鞋的上乘原料;驼肉热量高,可与牛肉相媲美;驼掌、驼峰、驼鞭更是名贵的滋补药品驼骨是制作骨胶、骨粉及工艺品的理想原料;驼奶中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丰富,可以人畜共用。

骆驼luotuoCamel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和内蒙古;中亚细亚等地也有分布。我国现尚有少数珍贵的野生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骆驼除可被用作驮、骑外,还可拉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毛、皮、肉、乳、粪等也均可利用,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近年,还用作耕地、拉耙打草和拉机钻井等。


图450 骆驼
1.双峰驼 2. 单峰驼

骆驼Luotuo

偶蹄目骆科动物,素有“沙漠之舟”之称。头小,耳尖,体大,尾短。身高常超过2米。适应于沙漠生活,它们的四肢细长,脚具二趾(即第三、四趾),在蹄下面有很厚实的胼胝状肉垫,能承受其体重而不致陷入沙内。眼有双重睫毛,耳鼻都可紧闭,从而可以遮挡风沙。胃分为三室,在瘤胃和网胃上附有许多水囊,因此耐干渴。背上常有一个或两个瘤状的肉峰,称为驼峰,其内贮存有大量的脂肪,大约相当于全身脂肪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些脂肪的代谢来产生能量和水分,以维持其生命。此外,它的排尿量很少,一天最多只排一升左右。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还常将自己的呼吸频率降低,出汗也很少,在鼻腔中还具有吸收呼吸气体中的水分的结构。这些特点都保证了骆驼具有极强的耐渴本领。经实验发现,它可以持续不饮水而生存21天;并且还能走上几百公里的道路。一般在冬季交配,妊娠期约一年,每胎产1仔,4—5岁时达到性成熟。一般寿命可达35—40岁。


常见种类有双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和单峰驼(Camelus bactrianus)两种。双峰驼的背上具有两个驼峰,野生种类仅分布于亚洲的戈壁沙漠之中,在我国的青海、新疆、甘肃一带都有分布的记录,现在种群数量极小,已处于濒危状态,因而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单峰驼的背上仅有一个驼峰,野生种类原产于非洲,现在野生种已经灭绝,但经人们驯化的单峰驼仍然生存在北非、阿拉伯及北美的沙漠地带。经过驯化的骆驼是沙漠环境中很好的交通工具。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它就已经成为我国通向西域各国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在一些边远地区,骆驼仍是一种重要的役用家畜。

骆驼

反刍家畜。头小、颈长,体躯大,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以挡风沙。脚底有肥大肉垫,适于沙地行走。嗅觉灵敏,能嗅1500米外水源。背上有一或两个肉峰,内蓄脂肪,胃内附生20—30个水脬,可贮水,故耐饥渴。食粗草及灌木。能载重300—400公斤,日行百里,号称“沙漠之舟”。寿命约30年。其肉、乳、皮、毛亦可利用。单峰驼分布于阿拉伯、印度及非洲北部;双峰驼产于中国及中亚细亚。亦有野生者。

骆驼camel

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体躯高大,毛褐黄色,头小颈长。重睑。耳短,上唇延伸并有唇裂。四肢细长,各足具两趾(第三、四趾),宽大如盘,趾端具指甲状蹄跖有厚皮,适于沙漠上行走。背上有1或2个驼峰,内贮脂肪。胃3室,反刍。性温顺。食草及灌木。能在沙漠中负重远行。每年1~4月间交配,妊娠期约12个月,每胎1仔。寿命约30年。共有2种:
❶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体型大,肩高可超过2m以上,驼峰单个,原产于北非和亚洲西南部,早为人类驯化,已无野生种;
❷双峰驼(C. bactrianus),体型较小,驼峰2个,产于中亚、中国和蒙古,约公元前800年前被驯化,现野生者稀少,为中国一类保护动物。上述两种可驯化役用作驮、骑,毛、皮、肉亦可利用。

骆驼

有单峰、双峰两型。甘肃主要是双峰驼,数量不多,分布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区。著名的甘肃地方品种有双峰驼。据考证甘肃河西在青铜器时代就有骆驼,约4 000余年前开始驯养,甘肃河西地区是骆驼驯化基地之一。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养驼业逐步发展,到东汉、唐代数量剧增。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养驼业日趋衰落,1949年仅剩4. 2万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养驼业重新发展,数量逐年增加。到1980年达6. 74万峰;此后,又开始下滑,1998年存驼2.24万峰。

骆驼

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的一种。体型高大,一般体长约3m,肩高约2m,体重约500kg;背上有1~2个驼峰,内贮脂肪;四肢细长,脚下仅有第3、4趾,胃分3室,反刍。野骆驼栖息于荒漠中的灌丛地带,常结成5~10头小群,较大的群可达20~30头。每群由1头健壮的雄驼率领,昼夜间游移可达数十公里,季节性迁移可达数百公里。行走速度每天60~80 km。能嗅出10 km以外的水源。分双峰驼和单峰驼2种。双峰驼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驯养,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1仔,2年后可独立生活。寿命30年。中国1998年骆驼存栏33.5万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