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高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齐高帝427—482即萧道成,南朝齐的建立者。字绍伯,小字斗将。祖先为东海兰陵 (今山东枣庄东南) 人,后迁居南兰陵 (今江苏常州西北)。年十三,从雷次宗受业。孝建(454—455)初,任建康令。宋明帝 (刘彧) 立,为右军将军。元徽二年 (474),以平刘休范功进爵为公,与袁粲、褚渊、刘秉等轮流执政,号为 “四贵”。昇明元年 (477),杀后废帝刘昱,立顺帝刘准。随后,又诛袁粲、刘秉,平沈攸之,以侍中、司空、太尉独揽朝政。昇明三年,进位相国,封为齐公、齐王。不久废刘准而自立为帝,国号齐,年号建元,都建康。即位后,注意减免逋租宿债,限制诸王营建私邸。性节俭,曾言:“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在位四年,病死,葬于泰安陵,庙号太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