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骚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骚体

亦称 “楚辞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裁。骚体是由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首创,并以其所作的 《离骚》为代表。屈原的诗文文采绚丽,言词优美,感情奔放,富于浪漫,形成 一代诗风,因此,在《文心雕龙》与 《文选》中,就用骚体来概括具有楚辞特点与风格的文学作品。骚体适于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富于抒情的特性与浪漫的色彩。骚体中还有骚体诗与骚体赋之分,其中骚体诗打破了 《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限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某些创作手法,形成了字句长短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在行文中多用 “兮” 字以助语气,为骚体诗的 一大特点。骚体赋是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体,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明显的骚体特点与承袭关系,在创作风格上具有 《离骚》的文采绚丽、言词优美、感情奔放、富于浪漫的风格与特点。西汉以后,“骚体”这种文学体裁逐渐衰微,而为 一些歌功颂德、华而不实之作所取代。

骚体

又称“楚辞体”。为辞赋的一类。起源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特点为富于浪漫气息,较多抒情成分,突破了四言定格,形式自由,字句较长,倾向散文化,多用“兮”、“些”助语势。后世多以《离骚》为楷模,故名。

骚体

汉初赋家,仿照屈原《离骚》的体制与句式,从事赋的创作,如贾谊作《鹏鸟赋》,世称之为“骚体赋”。它是汉大赋问世之前的一种流行赋体。比起楚辞来,它进一步散体化了,可视为楚辞与汉赋之间的过渡性赋体。

骚体

古代文体名。楚辞体韵文的一种。源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 《离骚》 为代表,故称。作品长于抒情且富于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 多用 “兮” 字以助语气。汉代司马相如等作赋与 《离骚》 体相近,被称作 “骚体赋”。汉代以后的一些诗、赋作品,也往往被归入骚体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