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鸭绿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0 鸭绿江

是中朝两国界河,全长1795公里,注入黄海。已建成3座水电站,有5座国际大桥横卧江上。风景区由浑江口至大东港之间,长210公里江段,包括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大东港5个景区。两岸山峰奇峻,江水蜿蜒清悠,风光秀丽。丹东是边境旅游城市,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跨国旅游路线,可由此进入朝鲜。沿鸭绿江的界江旅游,乘船可观赏中朝两国的沿江景色。

鸭绿江Yalujiang

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自东北流向西南,历经吉林、辽宁两省,于丹东市西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73 788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为3.2万平方公里。干流大部分河段为中、朝天然国界。鸭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近直角相交,水系右侧全在我国境内。主要支流有长津江、虚川江、慈城江、秃鲁江和浑江、蒲石河、叆河等,其中以叆河水量最大。鸭绿江干流在临江以上为上游,沿岸海拔1 000—1 500米,河道坡度平均为9.05‰。河谷狭窄,水流湍急,谷宽仅50—150米,河床多基岩出露,行船十分危险;临江至水丰为中游段,两岸山岳重叠,植被茂密。河谷切割幽深,坡降平均为1.7‰。河道弯曲,宽200—2 000米不等,多暗礁和险滩。水丰以下为下游段,两岸为丘陵区,山势逐渐降低,河谷逐渐开阔。河床坡度平均为0.75‰,江面宽约500米,水流平稳,利于航船。鸭绿江全流域水土保持良好,江水碧绿清澈,水中含泥沙量甚微。《长白汇征录》记载:“水深色绿如鸭头,故名鸭绿江。”鸭绿江发源于东北地区降水最丰沛的长白山地,故河水非常丰富。平均每年流入黄海的水量为250多亿立方米,丰水年份达370多亿立方米。其水量仅次于黑龙江和松花江,为东北第三大河。按单位面积平均产水量计算,每平方公里产水41万立方米,为我国东北和华北诸河之冠,仅次于长江和东南沿海各河。鸭绿江水量主要靠天然降水供给,洪枯季节相差悬殊。据上游长白山水文站实测,1965年最大洪峰流量2 100立方米/秒,而枯季最小流量仅2.2立方米/秒。中游临江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万立方米/秒,而枯季最小流量仅14.8立方米/秒。鸭绿江有春夏两汛,春汛发生在5—6月,一般年份水量不大,但遇有冬季降雪特大时,翌年也会形成较大洪峰。如1960年长白水文站测得春汛流量为454立方米/秒,而这年夏汛最大洪峰流量仅296立方米/秒。夏汛发生在7—9月,常因暴雨形成洪峰,水位涨落急剧,洪峰持续时间较短。历年最大水位涨落变化幅度上游为4.13米,中下游为8.5米。鸭绿江冰期长约4个月,冻冰厚度可达1米以上。鸭绿江总落差为2 400多米,水力资源特别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约23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亿度。中朝双方合作,已建成和正在筹建的大电站有水丰、云峰和渭源、太平弯等。

鸭绿江

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南流到辽宁丹东市以下入黄海。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中、朝境内各占一半左右。

鸭绿江

江名。在吉林省东南部与辽宁省东部。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汉称马訾水,唐以后改今名。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曲折东南流,至东沟分两支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流域总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达322.6亿立米。主要支流有浑江、蒲石河、叆河等。沿岸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江水含沙量和输沙量小。自水丰以下,可以通航,小轮上溯可达浑江五里甸子。曾为渤海都督府与内地往来的主要通道,时称鸭绿道。历史上高句丽与渤海相继取此道入唐朝贡,对此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鸭绿江

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中朝边境白头山南麓,流经中国丹东市后注入黄海,全长795 km,流域面积63788 km2。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466 km2。流域平均年降水量927.1 mm,平均年径流量291亿 m3,干流总落差2400 m,结冰期约4个月,可开发水力资源237万 kW。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5:11